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北京會談 紅藍綠學者討論問題妙語如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1 00:34:16  


北京會談第一組學者第二議題座談。(中評社 李文輝攝)
 
  丁仁方以台灣觀點,針對台灣非政府組織(NGO)參與國際空間問題,認為兩岸認同與疏離,從根本而上,主要是在生活或文化、利益或經濟、制度或政治、國際空間四個層次。在政經、國際空間層次最差,大陸太在意名稱,最近有台南團體被迫用“中華台北台南”出席西安活動,就引起很大反彈。

  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表示,問題不在普世價值,而在從求同存異進入認識差異階段,兩岸NGO團體、公民社會相互了解交流,大陸採統合主義,台灣也有諸多NGO,不管統獨,相互交流外,民進黨也提出“台灣人權決議文”,他的想法,是兩岸進一步溝通的可能。

  吳東野建議民進黨把陸生“三不六限”解決再來談“台海人權決議文”,此外,兩岸還要有“共同歷史記憶”、共同史觀,否則“我不會走遠,我後人會走遠”。

  謝明輝強調,兩岸互信認同的基礎在於執行,菲律賓槍殺台灣漁民,藍綠共憤一致對外,台灣演習,大陸軍艦也通過巴士海峽,都是“能做不能說”的事。

  全國台研會副秘書長楊立憲認為,她質疑有台灣朋友告訴她,兩岸接觸越多、認同卻越來越遠,是真命題嗎?看問題不只要形式也要看實質。

  80歲與會最年長的戴瑞明說,兩岸互信要自信,兩岸只要不永久分離就沒關係,兩德都是聯合國會員國,還是統一,兩岸失去三次機會,第一次是42年前沒有接受聯合國“一中兩席”安排,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安理會、“中華民國”在大會;二是1993年在西雅圖APEC,經濟部長江丙坤提了“以一個中國為指向的兩個中國”,民進黨也支持,但大陸否決;三是李登輝提出“國統綱領”,大陸當時都不接受,太可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