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漫無邊際地想開去了,或許上述的事情已經被作家們記載下來,也將成為流傳於世的文壇佳話。西漢時,漢武帝讀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贊道:“恨不與此人同時。”其實他恰恰與此人同時,於是趕忙召見,並用為郎。結果就成了千古流傳的佳話,乃至明朝的大戲曲家湯顯祖還作詩頌道:“知音偶一時,千載為欣欣。上有漢武帝,下有卓文君。”
若冒味在文壇知音方面將漢武帝與胡耀邦作比,我要說,漢武帝太遜色了,因為漢武帝愛的衹是一個極盡鋪張之能事的辭賦家。
話又得說回來,現在大陸有些幹部對作家的態度遠遠比不上漢武帝,總是想找藉口整作家,常常惡言相嚮。如告李準的狀的那些人,據說連劇本都不曾看,就煞有介事地說賣國主義,這是多麼奇怪的行為。
然而時代畢竟是不同了,如今不再是摧殘文化界人士的那個歲月了。
(1985年1月3日寄自北京,1月12日刊於香港《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