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墾丁:海之牧歌。(記者 郭偉峰攝) |
中評社香港12月24日電(記者 載豐)《兩岸求索——中國評論二十五年發展史概述》一書有60多萬字,內容非常豐富,記者在閱讀過程中,發現了中國評論通訊社的歷史散發著一種濃郁的墾丁情結。郭偉峰接受記者採訪說:中評社立志要當推介屏東與墾丁之美的義工,但是最近3年來因為疫情阻隔,無法再往墾丁採訪,然而,這些年來他最為魂牽夢縈的地方就是墾丁,衷心期待能夠早日重返墾丁,為廣大讀者觸摸墾丁的美麗,踐行尚未完成的承諾。
《兩岸求索——中國評論二十五年發展史概述》一書詳盡記載了中國評論通訊社與墾丁結緣的故事:
2010年7月27日,在兩岸新聞交流史上最具規模、最長時效的活動、中國評論通訊社主辦的“台灣走親─大型系列採訪活動”,在台南縣走馬瀨農場正式啟動,這是中評社創社以來首度推動的大型採訪活動,第一階段為時長達3年。郭偉峰致辭說,在台灣走親,走歷史、走自然、走文化、走社會、走心靈,首先要從源頭出發,順流而下,輕舟必過萬重山,當能洞察過去與今天,現在與未來。
2012年4月,中評社走親團在走過台南縣、高雄縣、宜蘭縣、台北市、桃園縣等等之後,走進了屏東縣,中評社與墾丁的關係由此開啟了新的篇章。
《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10月號以《南台灣觀光產業發展與兩岸關係》為題,記載了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與中國評論通訊社在台灣屏東縣墾丁天鵝湖湖畔別墅飯店召開座談會,共商合作推介墾丁大計一事,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集人林富男、屏東縣觀光協會理事長王樹嘉、屏東縣恆春半島觀光產業聯盟理事長余新發、屏東縣觀光協會副理事長吳炫東、屏東縣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榮南與郭偉峰一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郭偉峰聽取屏東觀光業的心聲後表示,自己17年前來過墾丁,目睹壯麗的落日與晚霞,吹拂太平洋上的風,深為迷戀,從此有了墾丁情結。今次再來墾丁,發現各個方面的旅遊設施更周全了,接待能力更加強了,非常適合深度旅遊,中評社最大的心願就是要把墾丁的美與感動推介出去;林富男在會上說:我們台灣人流行一句古語,就是從我們的阿公阿媽就講的一句話,即做人要懂得呷人一斤要還人一擔。此一諺語最能印證在南台灣的人民身上,懂得呷人一斤以後還人一擔;中評社對我們的好,我們知道該怎麼做,該怎麼接,未來該怎舍。所以,我期待,台灣跟大陸的雙方,不要因為不瞭解而產生誤會,而又因為有誤會而產生嫌隙。我們業者願意積極努力扮演彌平這個嫌隙鴻溝的角色,跟隨主流民意,讓兩岸永續和平發展,共創經濟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