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認為,這樣的困局正是造成世界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準備不足的原因,而經濟學界也一直過分自滿了。文章稱,經濟學家無法預測未來,但他們應當要能分辨什麼樣的發展趨勢內含危險,也應當比常人更加清楚怎樣的條件會讓價格變動最終轉化成金融海嘯。
文章稱,經濟學家一直在行業交匯處與來自物理學和其它學科的研究人士開展前沿性的工作。一些經濟學家從電腦建模中找到靈感,正在嘗試架構更加貼近現實的模型,結合無數個體間的交流互動,希望能像預測颶風一樣預判市場和經濟行為;另外一些經濟學家則在運用杠杆原理,在觀察眾多抱持不同理念的投資者的同時,發現他們運用本屬良性的金融工具卻釀出災難性後果的原因。
但令人驚歎的是,文章稱,全球最大和最具盛名的那些大學卻沒有對這些足以轉變經濟模式的工作加以更大重視。對於那些希望在學界增加知名度、獲得好工作的年輕研究者來說,對經濟學界的傳統觀念發起挑戰或對金融行業的現有運作提出質疑或將為其帶來巨大風險。學界制高點常被一些終身教授長期掌控,而他們往往更傾注於現狀研究。
文章認為,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結果證明,當前的經濟學科只不過是表面風光。文章稱,懷著冒犯杜魯門的歉意,一個笑話遲早要被廣為傳說:“你知道那兩個一直對市場運作方式爭得不可開交的經濟學家嗎?是的,他們剛剛一起拿了諾貝爾獎。”
(譯者注:美國總統哈里•杜魯門曾經說過,他想尋找一個獨臂經濟學家(one-handed economist),在他看來,經濟學家的建議往往是模棱兩可的,在談論經濟政策時也總是習慣於“一方面(one hand)”、“另一方面(another hand)”的論述,這讓決策者非常頭疼。)
文章最後指出,要想破解文章開篇提到的學界窘況,只能通過反覆的試驗,並對理論不斷進行假設和辯駁。而這正是法馬、韓森和席勒一直在做的事:創造性思維和知識性冒險(creative thinking and intellectual risk-taking)。文章稱,在探究金融市場及其運作規律的道路上,經濟學界需要更多像他們這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