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時局動盪國分裂 皆因領袖看不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17 09:31:46


 
  文章表示,理論上而言,在受影響地區生活的人民應當在沒有任何外界干擾的情況下,自主解決有關爭端;《聯合國憲章》也寫明,“公約各締約國應遵照《聯合國憲章》的規定,促進自決權的實現,並尊重這一權利。”但是,當中唯一一個問題在於,沒有任何人會“尊重”這項權利,更不用說“促進”了。

  文章認為,政治領導人或多或少都無法履行這項義務,有其原因。首先,二戰之後,主要大國都在想方設法地保證國內穩定,並在《聯合國憲章》中加入了“互不侵犯邊界”的“矛盾性原則”,於是,任何有關自決權的論述也便有了現成有力的反駁理據。

  其次,引入自決權條款時正值殖民體系瓦解之時,《聯合國憲章》的起草者當時考慮到非洲國家的因素,加上當時大部份殖民主義國家並不熱衷保留殖民地,這讓後者尋求自由的過程相對簡單。而且,當時也不會有人想到,如今的蘇格蘭或加泰羅尼亞地區會再次引發同樣的問題,或者出現烏克蘭頓巴斯(烏克蘭頓涅茨煤田的簡稱)、西班牙巴斯克地區及俄羅斯車臣地區等這樣類似的案例。

  文章認為,當前世界秩序的根本問題在於因循守舊,體系過時而不愿革新。一個典型例子在於,二戰戰勝國繼續把持聯合國安理會,完全不顧各國財力增長及實力發展過後,已經大幅變化的世界新情況。

  而不幸的是,聯合國的結構雖亟待修復,多國卻懼於作出改變,由此引發無數爭議,並可能因此動搖聯合國的根基。文章說,或許人們只有等到另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過後,讓屆時的獲勝國再為僅剩的倖存者制定新的世界規則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