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為烏克蘭提供武器?別自找麻煩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5 00:39:23


 
  對於將美國武器放入烏克蘭人手裡只會刺激普京擴大地區衝突的觀點,相關官員也表示“強烈”反對,並稱普京在烏克蘭事件上從不需要任何推動。但文章認為,雖然普京一直頗為強勢,但並不等同於不會在美國軍事介入後有進一步行動。實際上,美國軍事裝備和人員進入烏克蘭之後,除將刺激普京升級事端之外,實在也看不到其它效果。況且,烏克蘭已經在向地區其它國家購買武器。

  文章認為,唯一會讓俄羅斯人向同為斯拉夫人的烏克蘭民眾開戰的條件是,他們覺得是在跟北約作戰,因為在他們的眼裡,北約已經發展成為旨在消滅俄羅斯的一個組織。在美國人看來,僅向烏克蘭提供“防禦性”武器或許在概念上有重大區別,但對俄羅斯人來說,只要反坦克裝備和雷達系統能夠幫助烏克蘭軍事定位和打擊敵方炮兵陣地,就可能因此殺害俄羅斯士兵,那麼所謂的“防禦性”武器也就等同於攻擊性武器。這是莫斯科不需要動用國家宣傳機器就能達到的效果。

  文章強調,這樣的風險實在太大,也無法規避。如果軍事援助的目的僅限於向普京施壓,而不是為擊敗俄羅斯及其代理人的話,那麼相關武器就必須通過至少表面講得通的外交途徑運送。可是,當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在去年12月簽署法令,終止烏克蘭的中立地位,並為加入北約劃定路線圖之後,通過外交方式促成地區和平的希望就已告破滅。

  文章最後指出,美國及其盟國必須明確告知烏克蘭,其欲加入北約的野心是不切實際的。文章認為,無論對錯,北約都不需要烏克蘭,後者的加入只會觸碰俄羅斯的紅線,因此,在烏東地區衝突一事上,美國最好置身事外,別去插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