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菊晤中評感傷政治犯歲月:人生非只有政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30 00:23:30


:左起中評社新聞總監暨台灣中評社總編輯林淑玲、陳菊、中評社執行董事長兼社長郭偉峰、中評社常務副社長兼台灣中評社社長俞雨霖。(中評社 高易伸攝)
 
  面對兩岸越來越熱絡的交流,陳菊表示,在兩岸交流上我們絕不做作,我們平常是怎麼樣那就是怎麼樣!如果這是必然的趨勢,我們更應該要有自信,應該要去營造很友善的氛圍。就像這次張志軍主任來訪,每個人都好奇問說,我們要講什麼?陳菊笑說,陸委會安排張志軍主任此來台拜訪各縣市長,在時間上好像都差不多,看來陸委會也很強調“公平”,這我們都會尊重。

  陳菊表示,自己從年輕的黨外時代,又經歷過“美麗島事件”至今,他們對於中國共產黨早年的理想都是充分的理解。在30年代的台灣,只要閱讀跟中共相關的歷史資料、文本,那可都是要做牢的!

  陳菊回憶,當年政治犯都被關在台灣離島“綠島”監獄,假設被判刑15年,大概第13年才會把你送回本島監禁,這時你就可以看看報紙,也會有跟家人相聚的少許時間,這同時表示著你有可能活著回家。

  陳菊回憶,話雖如此,但自己與李敖、柏楊都是被“單獨監禁”的。正因為是“單獨監禁”,所以她還真不清楚關她的地方有多大、長什麼樣子,這些資訊她都不清楚,直到被關滿6年獲得假釋。這段期間,她每天唯一看到的就是呂秀蓮。
 
  資料介紹:蘇慶黎,1946年生於台灣台北、2004年10月19日歿於北京,為台灣共產黨重要領袖蘇新之女,是台灣黨外運動與社會運動參與者。蘇於1978年開始開始從事黨外助選活動,並且擔任《美麗島雜誌》編輯,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蘇也於1979年12月25日被捕,後因罪證不足被釋放。1983年,蘇慶黎加入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並且於1984年5月1日與邱義仁、賀端蕃等人籌組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1986年蘇慶黎前往中國大陸考查農村並且獲得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的接見。1987年蘇慶黎與王義雄、王拓等人籌組工黨,但之後於1988年退黨;1989年台灣勞動黨成立後,蘇慶黎出任勞動黨秘書長,但也於1990年辭職。之後蘇慶黎從事有關勞工運動與中國農村的田野調查,2004年10月19日病逝於北京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