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孔令信:台灣很難阻擋教廷前進中國大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1 00:53:12


 
  孔令信認為,本篤十六世的“中國事務委員會”成員以中國問題專家與教廷負責中國事務的神長為核心,主要的還有國務院負責中國事務的相關神職人員為架構,也就是30位教廷國務院、聖座萬民福音傳播部官員以及最初以國務卿索達諾樞機為首,2006年7月後由續仼國務卿貝爾托內樞機主教領軍,提供本篤十六世所有關於中國問題決策時的資訊與中國可能的反應提供教宗研判。

  孔令信表示,有了這個專門委員的協助,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7年1月19、20日召集了中國問題會議,並邀請台灣樞機主教單國璽、香港樞機主教陳日君、澳門主教黎鴻昇等教區的神長共同參與。但單國璽代表台灣在處理與教廷與中國建交時太過敏感,而台灣教會自1985年被若望保祿二世邀請加入“橋樑教會”後,因受到兩岸對立的現實因素限制,無法有效地對中國大陸發生巨大影響。

  孔令信認為,台灣教區的聲音將很難阻擋教廷“前進中國”,2013年教宗方濟各就任後迄今,由國務卿帕羅林樞機主導的中國小組,與北京至少已舉行了四次秘密會議,但台灣、香港及澳門的神長們幾乎不得其門而入。中梵之間現今所談的恐怕已是外交細節而非宗教細節。

  孔令信指出,對教廷而言,陳建仁具有政治與宗教兩種身分為,政治上是“中華民國”的“副總統”,在宗教上則具有“耶路撒冷聖路騎士團騎士”及“宗座聖大額我略爵士”頭銜,但陳這次以“聖和專案”為名出訪梵諦岡,天主教台北總主教與台灣主教團主席洪山川並未隨行,當中的細節可能還要注意。中梵關係目前看似趨暖,是否為台梵關係投下變數?孔抱持著較不樂觀的態度。

  孔令信表示,梵諦岡是台灣22個邦交國中,非常重要且具有聲望的國家,一旦這張骨牌一倒,後續效應恐將接踵而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