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銘義:美撤阿富汗 帝國霸權盛轉衰分水嶺
http://www.CRNTT.com   2021-08-19 00:33:53


 

  李銘義說,蘇聯1979年起在阿富汗打了10年戰爭,光軍費就花了600億盧布、蘇聯士兵死了5萬、傷了10萬,但蘇聯還是沒能解決阿富汗,無法取得阿富汗親蘇聯的政權。從歷史角度看,美國這20年也在阿富汗花費近兆美金,依舊是無功而返。

  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有些評論認為美國可能戰略集中轉向對付中國?

  李銘義說,崛起的中國如何對付,這是美國戰略的大格局。但如果說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是為了對付中國,只能說美國是為緊縮自己的軍費支出,不表示會把所有軍事資源拿來對付中國。美國再強大,但軍事資源還是有限的,拜登把美軍從阿富汗抽走,不見得立刻會把矛頭轉向中國。美國為了維護自身國際戰略局勢,必須進行某些“斷尾求生”的犧牲,但是就此針對中國行軍事對峙,恐還看不出來。

  李銘義表示,美國撤離阿富汗留給世人的印象太震撼,現在是網路時代,美軍的一舉一動幾乎都透過網路傳至世界各地,這對美國的國際形象,與盟邦的信賴都有傷。

  阿富汗事件後,對“印太戰略”會有衝擊或改變嗎?

  李銘義說,美國印太戰略主要是以“印度”及“西太平洋”為核心,兩者互為“戰略犄角”。可是美國與印度的軍事聯合性太弱,印度或者偶有參加美國發起的軍演,但不表示印度已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戰略夥伴。他認為印度對於跟著美國攪和“印太戰略”的意願是低的,只是美國希望印度能加入“圍堵中國”的行列,但他認為印太戰略間的合作,大多是美國親力親為較多,譬如美國在韓國與日本的駐軍或對台灣進行軍售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