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鄭振清代表第二組作小組總結發言(中評社 王永雪攝) |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周雨曦 王永雪)由北京聯合大學主辦的“2014台灣九合一選舉後的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研討會日前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在下午小組討論總結會上,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鄭振清作為第二組討論代表作總結發言,分別圍繞擴大研究視野、深挖社會根源和探索應對方案三方面進行了討論。
擴大研究視野方面,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將“小確幸”概括為“三反”——反全球化、反物質主義、反土豪。鄭振清表示,太陽花學運和佔中具有共同的根源,台灣社會早已過了高速發展的時代,現在強調安全、福利和公平分配,對政治的偏好特別體現在年輕人身上,是全球化背景下社會自我保護的心態。
鄭振清說,台灣社會結構和矛盾早就發生了,這幾年一直在變化,人們看到的多是顯性台面上的,看不到隱形的結構性問題,比如失業率,尤其是高學歷失業率很高,低學歷並無明顯變化,繼而影響到一系列社會矛盾。他認為,台灣“九合一”選舉體現出台灣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要引起重視。
深挖社會根源方面,鄭振清認為,自媒體是新興事物,在台灣更是充分體現在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的愛好、言行及政治參與的願望都通過自媒體展現,兩岸交流應更重視自媒體,採取有效措施參與台灣的自媒體討論,把聲音有效的、柔和的傳達到台灣年輕人身上。
他表示,對九二共識認識的清晰度不夠,未來兩岸在九二共識上需達成具體共識,讓老百姓看得更清楚,隨著兩岸交流越來越廣泛,要求社會和文化交流有新的合作模式。此外,他指出,今天的青年選民不同於中間選民,中間選民是理性的、務實的,現在的青年選民有單一感受所導向的投票決斷性,是感性的。對台灣青年人的調研要強調數據分析,否則很難準確判斷民意政治的變動,“40歲以上和40歲以下的選民有明顯隔斷,其價值觀、認同觀完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