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東帝汶極需自我管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9 10:27:22  


  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發表題為“東帝汶極需自我管理”的社論,指出東帝汶是人口約一百萬的小國,2002年脫離印尼而獨立。經過了四年相對平靜的日子後,因上個月600名軍人被解雇事件,引爆成近日的軍警之間發生衝突、暴民手持大刀四處打砸掠奪的混亂局面。飽受驚恐的當地人擔心,局勢一旦演變成蔓延全國的族群沖突,動亂更一發不可收拾。

  社論指出,眼下動亂主要發生在首都帝力,據報至少已有15人在暴力下喪生。基于人身安全,美國、澳洲、中國、新加坡等國都采取了撤僑行動,聯合國也撤離了部分人員。這一來,印度洋上這個島國又重新回到世界的聚焦之中。

  令人關注的是,東帝汶政府鑒于本身無法控制局面,不得不邀請外國軍警前來協助維持治安。應邀到來的國家有澳洲、馬來西亞、葡萄牙和紐西蘭,總共派出了兩千多名軍警人員,其中澳洲派出的維和部隊有1800人,比它派往伊拉克的1300人還要多。

  據悉,外來的維和部隊并未參與當地的任何戰斗,他們的任務是把足以危害治安的暴力分子繳械。但事件已凸顯了東帝汶的問題:多災多難的這片土地上,內亂的因素寸步不離,而政府明顯缺乏確保社會安寧的能力。事態也說明了,國家要獨立,光靠理想和意愿是不夠的。

  社論表示,東帝汶的歷史可以用“身世坎坷”來形容,作為帝汶島的一部分,它曾受印尼不同王朝統治,接著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數百年。1975年脫離葡萄牙統治之際,則被印尼侵占。經過二十多年的血腥抗爭,1999年在聯合國監督下舉行全民投票,決定獨立。獨立后,東帝汶經濟仍然十分薄弱,依靠澳洲、美國、日本的經援維持其財政。

  有人認為,東帝汶目前發生的悲劇,是因為它在條件不足之下脫離印尼而獨立﹔但從嚴酷的歷史現實看來,無論葡萄牙或印尼,都不曾、也無意為東帝汶培養起一個國家級的政府。而當今世界上顛扑不破的一條道理是,獨立后的國家如果無法自治管理,出現的局面有可能比獨立前更糟。

  東帝汶目前的亂象,點燃的原因來自國內東部和西部兩大族群之間長期存在心病,矛盾無法擺平。上月被解雇的600名軍人是西部人的子弟兵,屬于1400人政府軍的一部分,長久以來申訴自己受到東部人軍官的歧視和欺壓。這批軍人要求加薪的行動被軍方視為“罷工”,遭受解雇。他們上街示威,被政府軍打死數人,觸發了暴亂。

  當下的場面正如當地一名天主教神父形容:東部人對壘西部人,軍人對壘軍人,警察對抗軍人,“大家互相對立。完全瘋了。”此外,總統古斯芒與總理阿爾卡蒂里之間的鉤心鬥角,更加深了目前的困境。

  社論指出,然而,東帝汶隱藏的最大危機,還是在于經濟的疲弱。盡管這里探得石油和天然氣蘊藏,政府和外商也簽署了勘察和開采的協約﹔但目前除了咖啡種植之外,國內并無任何值得稱道的經濟運作,基礎建設也嚴重欠缺。以購買力而論,東帝汶几乎是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人均入息約400美元。國內失業率達到40%之高,年輕人失業率更加嚴重。

  在各國軍警的協助下,東帝汶目前的動亂局面或許將會受到控制,而東帝汶的資源,也說明該國不乏發展潛能。不過,東帝汶的前景,相信還是取決于它是否能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統籌國內不同族群的經濟利益,積極從事建設,萬眾一心地為國家開創未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