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廣州日報:青藏鐵路會威脅到印度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0 14:44:33  


  中印邊界乃堆拉山口的開放和中國青藏鐵路的開通,得到了大多數國際輿論的正面評價,但在印度國內卻掀起了一股小小的“恐華”浪潮。此次“恐華”輿論規模不大,但由於正趕上國際熱辯“中國崛起”和“印度崛起”以及亞洲諸強能否和諧共存的微妙時期,印度國內的這些輿論,顯得格外引人關注。其實,印度完全沒有必要擔心中國,中國並不會對印度的發展構成障礙。 

  印度此次“恐華”浪潮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在軍事方面,青藏鐵路通車後,個別印度媒體認為,這標誌著中國軍隊在西藏地區的軍事機動能力和後勤補給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將對印度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經濟方面,去年7月,印度國家安全委員會和軍方就以“影響國家安全”為由,拒絕批准中國一家公司在印度投資辦廠。今年6月,印度外交部和內政部又以“安全考慮”為由禁止中國公司承包印度17個民用機場廊橋工程的建設。在地緣方面,印度部分學者認為,青藏鐵路將使西藏與中國內地聯繫更加緊密,其連鎖反應可能使印度的鄰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等進一步向中國靠攏。 

  應該說,印度國內的這些觀點,雖然並非印度輿論的主流,但卻多少反映出“崛起的印度”看待“崛起的中國”時的一種複雜心態——擔心中國會對印度的發展構成制約。這種“恐華”心態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兩國曾經在上世紀60年代發生過衝突;90年代末印度又以“中國威脅”為藉口進行核試驗,導致兩國關係緊張;而目前兩國仍有邊界問題懸而未決。雖然這些問題現在並不是雙邊關係的最主要方面,但印度國內長期以來形成的涉華宣傳口徑,很難在短短的幾年內徹底改變,兩國戰略互信的深化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時,西方對“中國崛起”和“印度崛起”的同時討論,也無形中強化了印度同中國在實力和影響力方面的競爭意識。印度國內對華強硬派對中國強調“和諧”與“和平”的內外政策缺乏全面認識,對中印關係“合則兩利,鬥則兩傷”的大勢所趨缺乏理解,更使這種“恐華”情緒的蔓延具備了一定的思想基礎。2005年,中印兩國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06年更被確定為“中印友好年”——和平與合作註定要成為中印關係的主流。印度總理曼莫汗•辛格說得好,世界上有足夠的空間供中印兩國共同發展,中國的崛起正在為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亞洲國家提供難得的機遇,中國應該成為印度的夥伴而不是對手。 

  和諧的社會體制、廣闊的國際視野、寬容的外交心態,是一個國家崛起的必備要素。當西方國家一味宣傳印度作為“民主國家”所具有的崛起優勢時,走向異化並不時干擾經濟運行的黨派鬥爭,根深蒂固且日益造成社會分裂的種姓制度,“新經濟”與傳統產業比例的嚴重失衡,正在蠶食著這個國家崛起的內部驅動力,使其不僅難以凝聚起國家崛起所必需的政治共識和民族向心力,更可能使那些糾偏的內部努力輕易蛻化為對外部變化的過激反應。因此,印度崛起的當務之急,並非定義外部的威脅和挑戰,而是集中精力去推動和實現內部社會的和諧。(來源:廣州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