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立謙:兩岸和平發展根基在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1:56:15


 
  一、識時務者方為俊傑

  連戰先生“破冰之旅”的可貴之處在於他的歷史性突破和貢獻。能使連戰主席在兩岸關係史册上留下濃重一筆的,不僅在於他是1945年重慶談判後60年間,與中共主要領導人首次會談的中國國民黨主席,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時刻,審時度勢和歷史性擔當,體現了政治家的遠見、使命和勇氣。

  眾所周知,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後,陳水扁等“台獨”勢力,利用已有的行政資源,肆意推動“台獨”分裂活動。拋出“一邊一國”的“台獨”主張,公然推動“公投”等“法理台獨”。在國際上大搞“烽火外交”,提出要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每每在“大陸政策”上“踩刹車”,大肆推動所謂“去中國化”、“正名”、“文化台獨”,煽動島內民眾的對抗情緒,挑起族群矛盾,製造“綠色恐怖”,阻嚇兩岸交流,至使兩岸關係跌到谷底並不斷惡化。祖國大陸牢牢把握兩岸關係戰略主動,旗幟鮮明地展開了反“台獨”鬥爭,2005年3月,全國人大制定並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就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發表四點意見(稱為“胡四點”),包括兩岸同胞、海外僑胞在內的反“獨”促統聲勢不斷高漲。

  “胡連會”正是在這樣的重要歷史條件下舉行的,可以說它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必然結果。連戰先生表達的台灣絕大多數民眾反對“台獨”冒險活動、期待兩岸關係發展的意見,與大陸的以最大誠意、善意和耐心來推動兩岸政治和解及台海永久和平的主張相契合,國共兩黨以“九二共識”為共同政治基礎,達成了五項“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形成了通過政黨對話建立兩岸溝通的新模式。
隨著國共兩黨交流活動的展開,促進了大陸與台灣各黨、團體之間的更廣泛交流,對於匯聚共識,反對“法理台獨”,以至取得2008年的歷史性轉折都發揮了積極的重要作用。

  如今,“和平發展”理念在兩岸同胞中已深入人心,認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就國民黨而言,應當負起執政黨的責任,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確保國共雙方繼續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務實合作,切實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向,著力推進至關台灣民眾切身利益的ECFA後續清單及相關協議的落實,推進兩岸制度化建設,推進5項“共同願景”中尚未完成的 部分的落實,它體現著新的擔當和進取。張志軍主任曾指出,“兩岸關係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兩岸政治議題是個客觀存在,遲早要面對。應以積極務實的態度面對深水區的兩岸關係問題,積極尋求破解制約兩岸關係發展的有效辦法。

  二、增強互信離不開共同政治基礎

  連先生率團圓滿完成“破冰之旅”,得益於他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的認可和堅持。在“習連會”公布的國共兩黨“共同願景”中就清楚無誤表明了雙方的共同體認:“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謀求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兩岸同胞利益,是兩黨的共同主張。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與往來,共同發揚中華文化,有助於消弭隔閡,增進互信,累積共識。和平與發展是二十一世紀的潮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有利於亞太和世界和平。

  在“九二共識”基礎,“習連會”開啟的國共兩黨之間的黨際交流得到加強,並不斷累積政治互信,並促進了雙方對兩岸問題的深入探討。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理論”的形成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2005年4月,國共兩黨達成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就涉及到“兩岸和平發展”的概念;2006年4月,胡錦濤會見參加首屆兩岸經貿論壇的台方代表時強調:“兩岸同胞攜起手來,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個主題,推動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使我們的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共同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共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008年5月,胡錦濤會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時指出:首先要建立互信,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是雙方建立互信的根本基礎(參見楊立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理論是怎樣形成的》)。

  “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可以被比喻成兩岸關係中的定海神針。去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對台重要講話中都強調,“九二共識”是底線,是兩岸關係之錨。他指出:“大陸始終把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同台灣各政黨開展交流的基礎和條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2000年以來,陳水扁搞“一邊一國”,否認“九二共識”存在。當前以蔡英文為代表的民進黨,仍然拒絕接受“九二共識”。但面對即將到來的台灣大選,為爭取更多選票,他們就繞不開與大陸的關係問題,否則就難以解決“最後一裡路”問題。因此,應在“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既團結匯聚和平發展的促進力量,又多做綠營務實派人士引導工作。事實告訴我們,“台獨”不是民進黨與生俱來的DNA,在民進黨“台獨”黨綱出籠前,大陸與民進黨是有過互動和交流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