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新黨民族之旅再掀兩岸交流熱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7-13 09:22:12  


  中評社香港7月13日電╱從7月6日開始,新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大陸訪問團”正式展開他們的大陸之行,在八天的時間裡先後訪問廣州、南京、大連及北京四地。《光明日報》今天發表評論指,在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相繼訪問大陸之後,新黨的這趟被定位為“民族之旅”的訪問,不僅是島內認同中華民族、承認“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分裂的政黨,為增進兩岸民眾的相互理解與共同感情而作的一次新的努力,也將給近來略顯滯澀的兩岸交流注入新的活力,可望帶動一股新的熱潮。 

  評論認為,新黨這次訪問大陸,確實是順勢而為,也是得民心之舉。在大陸方面積極主動、大開大闔的對台政策推動下,特別是在成功接待連、宋來訪之後,兩岸關系的氣氛大為改善,島內出現了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大陸熱”,台灣主流民意在如何看待大陸、要建構什麼樣的兩岸關系等重大問題上出現積極變化,“台獨一言堂”的局面逐漸被打破,那些對認同“九二共識”、主張發展兩岸關系的政黨和人士揮舞“聯共賣台”大棒的招數也難以奏效。 

  尤其是,近一個多月來,本著胡錦濤主席強調的“好事要辦好”的原則,大陸相關部門抓緊落實在連、宋來訪期間向台灣同胞送出的“六項大禮”,就其中那些完全可以“操之在我”的部分,陸續推出了一系列具體的配套措施與優惠政策,顯示出為兩岸同胞謀福利的真誠、善意、決心與行動力,受到島內各界的好評與響應,從而延續了連、宋大陸行所帶動的兩岸交流勢頭。 

  評論稱,新黨自1993年在政壇異軍突起始,即旗幟鮮明地主張中國和平統一,也很早就識破了李登輝的“台獨”真面目,並成為島內反對“台獨”分裂的一股堅定力量。從過去的經歷看,雖然新黨人士並不因島內政治環境的惡劣而動搖他們的民族立場,該黨早在2001年即組團訪問大陸,並與中共中央台辦達成包括雙方共同認知和主張“一個中國、和平統一”等“六點共識”,可謂開兩岸政黨對話與交流風氣之先,但新黨此時來訪更能受到島內媒體的關注,亦將更準確地把握民意的脈動,有助於深化國、親兩黨來訪取得的成果,為兩岸交流加溫。 

  評論指出,新黨“民族之旅”的定位不僅僅是時間點上的關聯,也抓住了兩岸關系的症結,有相當的現實針對性。穿越過去兩岸關系中的種種迷霧,人們不難發現,雙方過去在政治上的一些紛紛擾擾,看似排山倒海,卻不過是一時的,往往在時過境遷之後即可一笑泯恩仇,因為超越這一切的、高高在上的,還有民族大義。在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兩岸若能以團結御侮為共同語言,以民族榮辱、中華振興為切入點,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又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 

  前一段時間,島內圍繞原住民赴日要求靖國神社歸還祖靈、台灣漁民自發護漁所引發的爭議,一方面顯示了島內民意與公正輿論的力量,展現了兩岸同根同源、命運與共的真相,另一方面卻也讓人看清了台當局漠視台灣民眾權益、對外卑躬屈膝、圖謀“聯洋制中”的可悲相。 

  評論認為,新黨此行所顯示出的兩岸民族情感與歷史聯結,既是對“台獨”勢力忘祖背宗的棒喝,也將對島內民意有所導正。 

  最近,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已率一批台灣高科技產業的重量級人士出席“海峽兩岸信息產業技術標準論壇”,國、親兩黨合組的兩岸農業交流團也即將上路,兩岸首次大規模的基層民意代表聚會也將登場。這一切預示著,兩岸關系在短暫的沉寂之後,又將在盛夏掀起新的熱潮。顯然,新黨的“民族之旅”正是這股交流潮中的最強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