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行終點站 胡錦濤今訪塞舌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9 09:00:31  


胡錦濤八日抵達莫桑比克馬普托國際機場後,受到莫國總統格布札熱烈歡迎
  中評社香港2月9日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九日前往塞舌爾訪問兩天,隨後將結束此次非洲八國之行。這是中塞建交三十一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塞。訪問期間,胡錦濤將和塞舌爾總統米歇爾舉行會談,就發展雙邊關係和進一步合作交流意見。

  大公報報道,專家指出,胡錦濤到訪人口只有八萬的塞舌爾群島,具有重要的意義,說明中國十分重視與小國的交往,這對與台灣仍有“邦交”的五個非洲小國,無疑會有啟示。 

  米歇爾日前表示,塞中建交以來,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衛生等領域都建立了很好的合作關係。前幾年,塞舌爾經歷了自一九七六年獨立以來最困難的時期,一些國家停止了對塞援助,只有中國始終如一地在許多領域給予塞無私的支持,幫助塞舌爾人民走出經濟困境,塞舌爾政府和人民對此不會忘記。此次胡錦濤主席應邀來訪,塞舌爾政府將盡一切努力使訪問取得成功。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沈旭暉認為,胡錦濤此次非洲之行最畫龍點睛的是訪問人口只有八萬、面積不及香港一半的塞舌爾群島,像李肇星訪問佛得角群島一樣,表面信息是國家無分大小一律平等,實際卻是向台灣的剩餘五個非洲“邦交國”發話,包括斯威士蘭、聖多美、岡比亞、馬拉威和布基納法索。這些國家不是極小就是極窮,台援是主要收入之一,胡錦濤卻連微不足道的塞舌爾也顧及,流露希望非洲全體承認北京的“願景”,這對剛發現石油的島國聖多美而言應尤其誘惑。 

  中國非洲史學會副會長,湘潭大學國際關係暨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廣一教授指出,台灣與非洲五個“邦交國”維繫關係,目前只能靠“金元”外交,別無他法。隨著中國的影響力增大,中非關係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中國建立緊密的外交關係,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據悉,塞舌爾位於印度洋西南部,西距非洲大陸東岸一千五百公里,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中心地帶,為亞、非兩洲交通要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居民主要是班圖人、克里奧爾人(歐洲人和非洲人混血)、印巴人後裔、華裔和法裔等。旅遊業和漁業為其兩大經濟支柱,工農業基礎薄弱,糧食和日用品主要依賴進口。


    相關專題: 胡錦濤非洲八國行 開啟新年外交大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