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明報:兩大陣營各勝一仗 港政黨對峙格局未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04 09:56:05  


  中評社香港12月4日電/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陳方安生擊敗葉劉淑儀奪得了民建聯前主席馬力的遺缺。明報今日發表社評,認為對於剛在區選中大敗的泛民主派來說,陳太今次勝選,可以令他們稍舒一口氣,陣腳得以穩定下來,但必須指出,若與上次立法會換屆選舉結果比較,泛民陣營今次的得票呈現萎縮,值得注意。總的而言,經過近期區議會 選舉和前日立法會補選,本港整體政治格局並無重大改變,仍將是兩大陣營對峙之局,在此情形下,若認為陳太勝選為爭取2012雙普選打下了強心針,可能過於樂觀。

  約半個月前,泛民在區選大敗後,他們意識到陳太若在補選也敗下來,對於泛民會是一場政治大災難,有可能出現潰散局面,因此泛民陣營很早便總動員,平日各個派別的心結都暫時放下,眾志成城地為陳太拉票,同時透過種種渠道,使泛民支持者知道情勢危急,必須站出來把陳太送進立法會。陳太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贏了葉太。泛民在區選新敗之後,打了這場翻身仗,取得這次勝利,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除了解除泛民陣營可能出現的大災難,還可以藉此重新提振士氣,使得爭取 2012雙普選的焰火,不致被澆熄。

  不過,陳太這次得票只是稍逾54%,較2004年泛民在港島立法會選舉 的得票,少了超過5個百分點。泛民本想利用她的參選,大勝一場,以增加爭取2012雙普選的籌碼,但現在連所謂的“六四黃金定律”也未能守住,加上近期區議會選舉失利,顯示泛民陣營的得票有萎縮之勢。雖然區議會的地方層面選舉和立法會的高一級選舉,層次不同,不能相提並論,這兩次選舉結果也說明了其間的分別,但是撇開簡單的勝負二分結果,這兩次選舉清晰顯示泛民的得票確實減少了。究竟這是否只因為2004年的選情有2003年“7.1”大遊行的特別刺激, 令泛民當時的得票茘升,還是別有原因,這關係到如何演繹民眾訴求的重大問題,很值得泛民深入分析。

  就陳方安生而言,她自政務司長高位退休數年後,投入被北京視為反對派的泛民陣營,昨日雖然她仍然表達願意與中央溝通的意願,但是陳太能否突破泛民陣營的困境,為北京所接納,進而扮演泛民陣營與中 央溝通的牽線人,於推動民主進程和爭取2012雙普選上,至為重要,否則陳太只是60名立法會議員的其中一員,她又有多大能耐扭轉乾坤?近期兩次選舉之 後,兩大陣營壁壘分明格局,基本上無改變,也就是說,目前無內部原因或外部壓力 ,足以迫使兩大陣營需要調整策略來對應,而過去在這種態勢下,雙方都不會讓步,因而令共識遙不可及。現在加入了陳太的因素,兩大陣營的互動會轉向良性或更惡性發展,還待觀察。現階段我們對此不敢樂觀。

  葉劉淑儀這次以約3.8萬票落敗,表面上顯得她與陳太有較大差距,也較2004年時范徐麗泰和民建聯的得票約少了5000票,但是她與陳太的票數相比,稍高於民建聯固守的四成得票率,算是有所交代;況且葉太在推動《基本法 》 第23條立法的形象,極其負面。猶記得2003年她辭職時,民望是眾局長最差的一位。許多人對此仍然印象深刻,這是她這次參選的最大包袱,泛民以告急催動支持者投票,固然是一種動力,但是不能排除不少投了票給陳太的選民,其目的正是為了“反對”葉太,要阻止她當選立法會議員。因此,我們相信,葉太的個人因素固然吸引到一些非左派的選票,但是也會有人正是為了要算她在23條立法的舊帳,而投票給她的對手。

  另一個對陳太有利的因素是,民建聯剛在區選以摧枯拉朽之勢大勝,如果接著能夠協助葉太壓倒陳太,便會一黨獨大,而“傳統”上,香港市民都不希望見到這種局面,因此,這次補選,不排除有些選票是為了要阻止民建聯獨大。

  因此,一個曾經被認為與“最少幾十萬市民為敵”的葉劉淑儀,這次得到逾13.7萬票,從她的實際處境和其他種種原因而言,我們認為她是高票落選,而這樣的情況,對於葉太重返政壇,尋找權力平台,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昨日她已經清晰表示明年會捲土重來,以比例代表制的設計,她明年奪得立法會議席,機會很高,目前要觀察的,是她會否組黨,以更大野心去鋪展政治生涯。如果她組黨,對於本港政治生態和政治版圖,會起到一定洗牌效果。

  經過近期兩次選舉,泛民和建制兩大陣營各勝一仗,其間雖然隱藏一些深層次變化,但是總體格局並沒有改變,依然是兩陣對圓,對於謀求社會各方能就政制發展達成共識的特區政府來說,前路看來還是困難重重的。


    相關專題: 港島議席補選 葉劉淑儀戰陳方安生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