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歷史恩怨未解 利益紛爭又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8-16 09:09:14  


  中評社香港8月16日電╱有不少揣測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可能會在昨天參拜靖國神社,以顯示他的「強硬」作風,挽回因郵政改革失敗而受挫的民望,但是,小泉不但沒有參拜靖國神社,反而效法前任首相村山富市在戰敗五十周年紀念日向亞洲和世界各國發出和平的呼籲。

  香港《信報》今日就此發表社論「歷史恩怨未解,利益紛爭又生」說,日本向鄰國道歉,願意深刻反省,並且誓言不再參與戰爭,既是在歷史問題上表態,但其實也緊扣當前的政治局勢。日本近年與鄰國關係緊張,不時出現磨擦,歷史問題只是「舊賬」,中日和日韓之間因為地緣政治和爭奪自然資源,也種下了不少「新仇」! 
  
  社論指出,從最近日本積極爭取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過程來看,日本新一代政治領袖正逐漸走出戰敗國的陰影,希望借助強大經濟實力,重新成為國際舞台上的重要一員;而在爭取「入常」的策略上,日本一直依賴兩大支柱–一是緊密的美日關係;二是對外援助。 
  
  日本緊隨美國,借助美國的力量躋身政治大國的做法由來已久,在冷戰時期,這是日本賴以維持安全的唯一途徑,別無選擇,冷戰結束之後,美日聯盟則逐漸轉移以中國為假想敵,以保護台海和平為目標,把矛頭指向北京。美國最近突然轉?,與中國一道反對四國集團議案(即四個新興大國爭取「入常」),相信只是權謀之計,美國和日本無論在外交和軍事上都有牢不可破的關係。 
  
  日本的防務政策過去緊跟美國,是對抗共產陣營的堅定一員,但到了最近十年,假想敵已經明確地轉向中國。日本在本月初發表的《防衛白皮書》就是以警惕中國軍力擴張為主題,《讀賣新聞》則在八月三日的社論以中國威脅為理由,認為日本自衛?隊目前面對的危機正在加深,並列舉中國在東海一帶的活動,以及去年十一月中國核潛艇進入日本領海的事件,以作為日本安全「受威脅」的證據。 
  
  社論認為,歷史問題雖然一直是中日之間爆發外交戰的導火線,但真正觸發兩國關係緊張的,仍然是資源問題和台灣問題,兩者都涉及國家之間的實際利益。 
  
  中日爭奪油源,由俄羅斯鋪設油管的暗鬥,到近期兩國在東海勘探上的明爭,都顯示了中日之間的衝突並非純粹基於歷史創痛,而是有實實在在的利害衝突。現在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不但無意在東海開發上和中國談判平息糾紛,反而準備進一步表明會落實勘探開採的計劃;自民黨在今年六月提出一份《維護海洋權益報告書》,建議盡早在東海領域的中日「中間線」日本一邊展開海洋資源調查,並且允許民間企業在東海領域開採油氣等資源。由於中日在東海經濟區的劃界上有嚴重分歧,日本企業如果硬闖,中日之間的對峙肯定會進一步升級,外交觀察家甚至不排除兩國會爆發衝突。 
  
  社論最後說,汲取歷史教訓,避免再有戰爭,是大多數人的良好願望,但歷史是否一定不會重複,卻是沒有人敢作出保證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