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評中美紡織品備忘錄 指美讓步不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11-10 18:03:47  


11月8日,在英國首都倫敦,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左)和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在協議書上簽字。.
  中評社香港11月10日電╱中美於8日簽署《紡織品和服裝貿易的諒解備忘錄》,在國內外引起廣泛反響。11月9日,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對《備忘錄》進行了評析和解讀。

    據人民日報報道,薄熙來說,這次中美關於紡織品貿易問題的談判歷時5個月,經過7輪磋商達成協定,為雙方業界創造了可預見、穩定的貿易環境。中美兩國儘管國情很不相同,但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而且來日方長,將共同面對越來越多的貿易問題。雙方在處理矛盾時應努力尋找共同利益,以平和、理智與平等相待的精神妥善處理貿易爭端。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則表示這項協議對中美兩國都是公平的。

  薄熙來介紹,這次紡織品問題涉及六七十億美元的出口,是近年來中美之間最大的一次貿易爭端,不僅與雙方業界利益相關,也受到社會和新聞界的普遍關注。我們並不指望透過一次成功的談判就化解中美之間的貿易問題,但也不希望因為一宗貿易糾紛,就阻滯了雙方經貿合作的進程。我讚賞中美雙方技術層面富於專業精神的工作,也讚賞美方在第六、第七輪談判中所表現出來的靈活性,這使最終達成協定成為可能。

    薄熙來認為,紡織品涉及到中國近2000萬人的直接就業,其中有很多是低收入的職工,他們還要養家,因此紡織業在中國是高度敏感的行業。今年1月1日實現紡織品全球一體化後,中國有權利享受這一成果。對於像中國這樣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培育起紡織服裝這樣有競爭力的行業很不容易,希望世界各國在貿易自由化的大框架下,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對於如何比較中美和中歐的紡織品諒解備忘錄,薄熙來表示,兩個協議是平衡的。中歐協議在今年6月11日就已達成(並在9月簽訂了北京補充協議),歐盟表示了誠意,對於營造中歐紡織品正常穩定的出口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次中美之間又在平等務實的氣氛下達成協定,和中歐協議互為補充,成為透過平等磋商來解決貿易爭端的兩個成功範例。

    對於關鍵的第六、第七輪談判,薄熙來說,中美這場談判是複雜的,也是困難的,正因如此才談到七輪,有幾次已經走到了懸崖的邊緣。

    他指出,如果說到業界的壓力,美國紡織服裝業涉及幾十萬人就業,而中國則涉及近2000萬人的就業,應該講,中方企業的訴求更大、更強烈。我們知道美國業界給波特曼施加了不小的壓力,但有句俗話:“鬧人的孩子多吃奶”,我們應做出正確的判斷,不能說誰嚷嚷得厲害誰就有道理。眾所周知,美國和中國的經濟差距很大,美國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都30多倍於中國,假如我們的紡織企業不能實現合理的出口,這遠比美國的人數要多,很多工人將失去工作。

    薄熙來直言,波特曼先生最後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但還不夠,按理應該讓中國的紡織品完全享受2005年1月1日以後全球紡織品一體化的待遇。當然,有一個“242條款”,中方遵守一切WTO的現成規則。但發達國家應該了解,全球貿易自由化是大勢所趨,數量限制是不合時宜的。

  l1月8日中美紡織品備忘錄在倫敦簽署之後,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現場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據商務部網站消息,薄熙來表示,2005年1月1月實現紡織品全球一體化後,中國有權利享受這一成果。 

    薄熙來強調,紡織品涉及到中國近2000萬人的直接就業,其中有很多是低收入的職工,他們還要養家,因此紡織業在中國是高度敏感的行業。他表示,對於像中國這樣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培育起紡織服裝這樣有競爭力的行業很不容易,希望世界各國給予更多的理解。 

    在回答有關如何比較中美、中歐紡織品諒解備忘錄的問題時,薄熙來表示,兩個協議是平衡的。中歐的協議在今年6月11日就己達成,歐盟表示了誠意,對於營造中歐紡織品正常穩定的出口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次中美之間又在平等務實的氣氛下達成協定,和中歐協議互為補充,成為透過平等磋商來解決貿易爭端的兩個成功範例。


    相關專題: 紡織品 從市場之爭到談判桌上鬥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