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胡錦濤訪非 向世界表明中國崛起對全球有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0 18:33:11  


2007车2月2日,胡錦濤乘專機抵達蘇丹首都喀土穆,開始對蘇丹進行國事訪問。蘇丹總統巴希爾在機場舉行隆重儀式,歡迎胡錦濤主席。
  中評社香港2月10日電(記者 蘇楠編譯報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日啟程出訪亞非五國,路透社發表評論文章說,中國正藉著援助非洲來履行其對世界負責任的承諾,非洲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友好的平台,讓中國向世界表明其經濟增長和國際政策對全球來說是一件好事。文章摘譯如下: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設法為非洲國家消除有關援助和投資方面的疑慮。在嚴峻的經濟時代下,中國本周步進非洲,準備表現出她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周二起出訪沙特阿拉伯3天後,胡錦濤將轉往馬里、塞內加爾、坦桑尼亞以及毛里求斯訪問。北京大學能源專家查道炯指出,中非貿易額去年上升到1070億美元,胡錦濤選擇較小的目的地,似乎旨在表明中方的利益已超越石油和礦產。

  “行程似乎意在表明,我們對待所有的非洲國家,無論大小,都是一視同仁。”查道炯說,“當中還有隱含的信息,就是中國與非洲的關係並不只是取決於資源和能源的投資。”

  不過,胡錦濤和他的官員也肯定將宣布投資和援助協議,以對備受全球經濟放緩動搖的非洲國家表示支持。

  中國領導人已表示,其經濟今年將繼續增長,為協助世界上其他市場走出低谷帶來希望。該信息在中國總理溫家寶最近一次高姿態的歐洲行中得到了加強。

  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非洲學者赫布斯特(Jeffrey Herbst)表示,4個迎接胡錦濤的非洲國家並沒有豐富資源,並“將渴望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

  然而,全球經濟下滑正讓北京對非洲的承諾負上沉重壓力,增加長遠的援助內容將更加困難。

  胡錦濤讓建立中非關係成為其外交政策的一個特點,他需說服他的官員和企業,儘管家裡遭遇困難,但留在非洲是有意義的。他還需面對非洲國家有關援助和投資方面的期望。

  “非洲裡有焦慮情緒。在採礦業工作的人民已經迅速地指出,中國公司也正撤出和中止生產,”倫敦經濟學院中非關係專家奧爾登(Christopher Alden)說。

  胡錦濤出訪總是穿上深色西服,且目光閃爍,這次為期6天的非洲之行卻可能允許胡錦濤的頭髮稍為不整齊一點。去年胡錦濤訪非期間,從鏡頭所見,他在華僑華人的簇擁下顯得得非常愉快,面露笑容。

  胡錦濤對非洲的承諾,似乎反映出他一個信念:非洲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友好的平台,讓中國向世界表明其的經濟增長和國際政策,對全球來說是一件好事。

  2006年,胡錦濤承諾與非洲首腦與行會議,探討投資、貿易和援助。在去年11月的G20會議中,他提出了非洲在全球經濟動盪中的需求。

  由於中國對石油和礦物的需求,以及中國服裝、汽車、電信和其他貨物對非洲市場的出口,中非貿易額在過去十年來,平均每年增長30%。

  但是,幾乎所有的非洲對華出口都是來自少數盛產石油或礦物的國家,現在,建基於資源的中非關係在全球經濟衰退中遭遇了阻力。

  赫布斯特和另一位專家格米爾斯(Greg Mills)在最近的評論文章裡寫道,一旦狂熱的中國投資者退出在非洲的礦業,“(商品)的價格下降,以及其後中國的反應,可能會導致非洲領導人重新調整他們將來對北京的期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