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華人科學家高錕獲諾貝爾物理獎 一半獎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7 09:16:00  


華人科學家高錕(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0月7日電/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華人科學家高錕(Charles Kao)以及兩名美國科學家韋拉德-博伊爾(Willard Boyle)和喬治-史密斯(George Smith)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獎勵他們在光纖和半導體領域上的開創性研究。

  中國僑網報道,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的獎金。其中高錕將獲得一半的獎金,另外兩名獲獎者平分另外一半獎金。

  高錕個人簡歷

  高錕 (Char les K.Kao),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美國國籍。1933年,高錕出生於上海金山的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國際法庭的律師,弟弟高鋙,一家住在法租界一棟三層高的房子。入學前,父親聘請老師回家,教導高錕和高鋙,誦讀四書五經。10歲,高錕就讀世界學校(即今日的國際學校),需要讀中文之外,也要讀英文和法文,學校聘請留法的學者回來教授,高錕開始接觸中國之外的人事文化,他說:“影響很大!”。1957年、1965年先後獲英國倫敦大學電機工程學學士、博士學位。1970年迄今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1987-1996年任該校校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錕教授1966年在《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論文中開創性地提出光導纖維在通訊上應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長程及高信息量光通訊所需絕緣性纖維的結構和材料特性。同時開發了實現光通訊所需的輔助性子系統。在單模纖維的構造、纖維的強度和耐久性、纖維連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擴散均衡特性等多個領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號在無放大的條件下,以每秒億兆位元傳送至距離以萬米為單位的成功關鍵。

  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用光纖牽動世界神經 高錕:我傳記第一章就寫太太 

  諾獎得主高錕:能夠做前所沒有的事 我感覺很滿足

  港媒年初傳高錕患老年痴呆症 妻稱老人家記性差

  楊振寧:和小孫女看夜空 會告訴她有顆“高錕星”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