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國草案”引眾怒 哥本哈根大會一團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1 15:12:45  


12月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第二天,一尊名為“胖者生存”的雕像矗立在丹麥哥本哈根的一個港口。雕像中肥女的貴名為“正義女神”,她騎在瘦弱的非洲男子肩上。肥女意指富有的發達國家,瘦弱的男子意指發展中國家,而後者卻承擔了前者早前犯下的污染環境的責任。
  12月8日,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只進行到第二天,東道國丹麥和美國、英國製作的一份協議草案外洩,引來諸多發展中國家的強烈抗議和不公正爭議。對這份“丹麥草案”,發展中國家和環保組織予以織強烈抨擊,這是“暗箱操作”的產物,主要偏袒發達國家的利益。包括島國在內的眾多貧窮小國指出,自己遭遇了發達國家和有實力的發展中國家的排斥,被剝奪了參與討論的權利,甚至提出要抵制會議。

  英國《衛報》報導說,“丹麥草案”的設想是: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峰值年份定為2020年,把全球變暖的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與工業革命之前相比);到2050年為止,在1990年的基礎上削減50%排放量;在2012年至2015年,每年向貧國援助100億美元用於應對氣候變化。

  朝鮮日報報道,之前的氣候變化協議《京都議定書》只規定了發達國家的減排義務,但“丹麥草案”卻把減排義務擴大到了發展中國家。援助窮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計劃也與相應國家是否履行減排義務掛鈎了,負責使用資金的也不是聯合國,而是受控於發達國家的世界銀行。可以說,在大會公佈正式案文之前,東道主等一些富國擬定“丹麥草案”,當作正式的文本框架。
  
  因為“丹麥草案”為發展中國家設置了與發達國家相同的減排義務,遭到發展中國家的反對。由130多個發展中國家組成的七十七國集團的代表迪-阿平(蘇丹)說:“(丹麥草案提出的)100億美元甚至不夠發展中國家的全體國民買棺材。這份提案只代表少數人的利益,卻犧牲了奧巴馬總統在非洲的近親和遠親的利益。”
  
  發展中國家的一位外交官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透露,這項協議正秘密草擬,用意顯然是讓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其他發達國家領導與會後,可以強行通過協議,可以說,通過聯合國的談判機制,要把這個問題劃上句號。
  
  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除了“丹麥草案”之外,還有由基礎四國(巴西、南非、印度、中國)提出的草案也正在不公開討論。英國BBC報導說,基礎四國認為,最後協議案本應該是《京都議定書》的延續,而“丹麥草案”是全新的另一種協議案。發展中國家之所以重視《京都協定書》,原因是經由聯合國達成的唯一國際減排協議;嚴格規定了發達國家的減排義務;保障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援助和技術轉讓。國際環境團體“國際樂施會”的氣候顧問Antonio Hill指出,雖然基礎四國草案比丹麥草案更加均衡,但對於“最貧國”們來說,仍有必要在相當程度上進行修改。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布林澄清,該草案只是在協商之前為部分人士提供意見的非正式談判文本。英國政府發言人也表示,在今後10天時間內,還會出現更多草案。
  
  另外,島國-巴布亞新磯內亞的氣候變化問題特使Conrad說:“我們保留了森林,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幫助了世界,我們應該得到相應的補償。如果對窮國的援助不夠,就會有很多國家想退出大會。”(來源:朝鮮日報)


    相關專題: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 全球動員反暖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