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日輿論批小泉還走不出心靈迷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3-04 09:44:10  


  中評社香港3月4日電/小泉首相今年在公開場合有關靖國神社的多次發言,可以發現他反復強調“參拜靖國神社是個人心靈問題,外國政府不應連‘心靈問題’也要介入,當成外交問題處理,令人難以理解。”他這種荒唐的論調近日頻頻遭到日本社會各界的批駁。 

  據人民日報報道,針對小泉認為“個人心靈問題”無關緊要,社民黨眾議院議員辻元清美在國會質詢中的尖銳提問可謂一針見血:首相,您還走不出“心靈的迷宮”嗎?《朝日新聞》編委根本清樹對此撰文指出:辻元的提問闡明瞭兩個問題,第一,“心靈自由”大家都有,把心裏的想法變成行動和發言當然會產生責任。第二,造成民族對立、歷史恩怨等國際糾紛的原因正是“心靈問題”,解決心和心的對立才是政治真正的作用。 

  “日本和平遺族會”事務局長西川重則是一個堅決反對首相參拜的學者,為抗議小泉參拜,西川不知組織了多少次遊行。西川向記者講述了“日本和平遺族會”建立的原因:和許多戰爭遺族一樣,二戰時失去了哥哥的西川戰後久久無法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解脫出來。然而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靖國神社不斷要求國家維護,把懷念戰死者的聲音變成了歌頌“英靈”的聲音。為此,西川等人決定從遺族會中獨立出來,呼籲人們不要忘記侵略戰爭的事實。談到首相的“個人自由”論,西川認為:靖國神社曾是軍國主義的精神支柱,政教分離的原則能夠保證人們不再受國家宗教的控制,首相自己“心靈自由”損害了別人的自由,對於飽受侵略戰爭痛苦的國家人民來說,更是“心靈的傷害”。參拜靖國神社是亡國之道。 

  在日本,有許多像西川這樣的人在起訴小泉參拜違憲。至今為止,日本最高法院沒有作出一例判決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符合憲法的判決。下級法院的判決分為兩種:一是判斷首相參拜違反憲法“政教分離”的原則;二是不做憲法判決,駁回原告要求。2004年4月,福岡地方法院第一次判小泉參拜“違憲”,判決指出:小泉以國家公職身份參拜屬於宗教法人的靖國神社,會起到支援和助長靖國神社的效果。2005年9月,大阪高級法院也宣判小泉參拜“違憲”,判決強調:(參拜)把國家神道置於事實上的國教位置,強加給人們這種信仰。而同在2005年9月,東京高級法院則認為:公式參拜有可能違憲,但是首相參拜是基於個人信條、為悼念戰死者的宗教行為。分析判決不難發現,法官的歷史觀是決定判決的關鍵。作出違憲判決的法官的出發點是:對於首相來說,即使聲稱是為了追悼戰死者進行參拜,但是其他一般人的理解卻不會一樣,受害者則更會感到痛苦。 

  小泉和一些日本政要不斷以“個人行為”解讀美化侵略戰爭的行為引起了日本輿論的反感。著名憲法學者(木通)口陽一3月2日在《朝日新聞》發表文章指出:憲法就是對公共權力使用者的限制,也是對沒有公共權力的公民自由的保證。政教分離原則產生於基督教文化圈,與歐洲宗教權力大於現實政權的過去相比,日本則存在著現實政權利用宗教權力的歷史。正是為了防止重演現實政權利用國家神道發動戰爭的歷史,日本的憲法才規定了政教分離原則。(木通)口認為:首相處在向國內外傳達日本公共社會統一意志的重要位置,參拜靖國神社現在又要以“個人自由”來掩飾,日本政治領域出現的這種公共權力私有化現象值得人們警惕。  


    相關專題: 不顧鄰國感受 小泉再拜靖國神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