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民黨雙週報:美中越在南海的軍演活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3 10:45:48  


  中評社台北8月23日電/中央網路報消息,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81期發表文章說,談美中越在南海的軍演活動,內容如下:

  一、前言 

  8月上旬,美國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與導彈驅逐艦麥侃號訪問越南峴港,美越海軍進行為期一週的聯合演訓,慶祝兩國建交15週年,此亦為1975越戰結束後,美國航母首次進入越南水域,即便美方試圖淡化此舉之意義,強調此為非戰鬥性質的演訓,操練內容主要為海上共同搜索、醫療、救援以及損管等課目,但值美中關係因為美韓於黃海與日本海所舉行的軍演,而處於緊張之際,北京先前曾十度向華府提出警告,反對外國勢力在此區域進行軍演,再加上美中雙方先前對在南海議題上的外交較勁,導致美越中三邊關係增添複雜性。 
   
  二、核心利益與重要利益  
   
  今年3月中旬,美國副國務卿史坦伯格與國安會亞太事務資深主任貝德造訪北京,當時中方高層曾向史坦伯格與貝德強調,大陸視南海為攸關領土完整與主權獨立之“核心利益”,此訊息不尋常之處在於,此為大陸首次提到將南海議題之重要性,提升至與新疆、西藏,以及台灣相同的位階,故各界對於此議題的後續發展,抱持高度關注。果其不然,今年7月,美國在河內舉行的東協區域論壇(ARF)外長會議中,針對南海議題表達立場,國務卿希拉里於聲明中提及,維護南海地區的航行自由與開放,事涉美國的重要國家利益,故美方主張應尊重國際法規範,不支持認何一方對於此地區擁有主權,反對使用武力與威脅使用武力,美國願意與對西沙與南沙群島聲稱擁有主權的相關國家,共同透過協商與和平途徑,解決爭端,重點在於美國不會缺席。 
   
  在希拉里此番言論出爐後,立即引起大陸輿論的重視,不少媒體評論則是以“發難”,形容此為在奧巴馬政府精心策劃之下,對於大陸所發動的“外交突襲”。至於在北京的回應方面,大陸外長楊潔篪利用媒體受訪機會表達看法,其主要論點仍是以維護中方的主權與利益為出發點,重點包括: 
   
  第一,南海確為大陸的核心利益,北京向來所堅持的立場是,大陸在與鄰國的領土或領海糾紛,必須透過雙邊協商解決歧見,至於對南海局勢的評估上,中方、多數東協成員以及其他國家的認知是,此區域基本上仍呈現穩定與和平的狀態。第二,南海問題並非大陸與東協整體的問題,不容否認,大陸與個別的東協成員間,確實存在領土與海洋權益上的歧見,然而,並不能因為這些國家為東協一份子,就輕率貼上大陸與東協出現摩擦與不合的標籤。第三,各國對於南海問題的基本共識在於,必須藉由協商的手段,維護此區域的秩序,並強化彼此的友好睦鄰,《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宗旨,就是各方應高度自制,且不應將南海問題多邊化與國際化。第四,《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主要功能,在於強化相關國家的理解與互信,以便為爭議之解決,形塑有利的氛圍與態勢。第五,中方並不認為南海區域的航行自由和安全,出現任何的問題或威脅,事實是,近年來此區域的國際貿易發展迅速,大陸已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貿易夥伴,部份國家無法增加對中國大陸出口的原因,其實無涉航運自由,而是對於高技術產品的輸出,設置高貿易壁壘與障礙。第六,中方向來主張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身為區域重要國家,北京對於南海議題,自然有其合理關切,但無關對於此地區任何國家的脅迫。第七,一旦將南海議題國際化與多邊化,後果將適得其反,無助於問題解決,故最佳途徑是爭端當事國間之直接雙邊談判。 
   
  綜觀中美此次的交手,北京與華盛頓各自陳述政策立場,且看似並無交集,美方清楚向國際與大陸宣示,美國在此區域有其重要利益,不會輕言缺席,希拉里的一席談話,可視為奧巴馬政府再次以實際行動,呼應其上任後“重返東南亞”之宣示。至於在北京方面,則主要是高舉 2002年11月4日東協與大陸於柬埔寨金邊所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並重申該宣言的精髓,在於各國承諾,將透過平等的友好協商與談判,以和平手段解決領土與管轄權爭端,其實,楊潔箎洋洋灑灑的七點回應,真正重點只有一項,即北京的基調未曾改變,仍是反對將南海爭端予以國際化與多邊化,表面理由是不希望將問題更趨複雜,但其更深層的考量,在於避免外在國際力量的干預,尤其是必須盡量降低美國於此區域的影響力與發言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