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國接受美國出讓的責任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11-21 00:29:44  


中國應該接受美國出讓的責任嗎?
  中評社香港11月21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近期來美國對中國問題的討論,忽然從“威脅論”轉到了“責任論”,拐了整整一個90度的彎。美國的政要以及智庫人物,紛紛對中國提出了“要負責任”的要求。如何看待負責任,成了中國需要面對的新課題。

  關於中國要負責任之說,最典型莫過美國副國務卿利佐克的觀點,9月21日他在紐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上發表演說《中國何處去:從成員到責任》,提出:“作爲一個負責任的‘股東’,中國應當不僅僅是一個參與者,而應當和我們一道,維護使我們受益的國際體系。”利佐克是美國制定對華政策的核心人物,至此,美國要求中國負責任的新政策,正式揭開了面紗。

  相信美國總統布什今次訪問中國,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規勸中國負責任。因爲在布什訪華前,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正在調整對華戰略思維,接納中國,讓中國承擔責任,就是中國責任論的主要内容。再具體言之,納中國進入已形成的世界體系中,讓世界體系約束中國,中國分擔責任,成爲世界股權體系的持有者,而非革命者。在商業上其實就是再簡單不過的配股。

  中國不是不負責任的國家,長期以來,尤其是近些年來,中國在積極地承擔著應該承擔的責任。其中最典型的一個個案,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時,承諾並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寧可自己受更多的損失,決不雪上加霜。在更高的層次來看:中國積極加入國際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等,按照規則行事,不是負責任嗎?中國努力解決與鄰國的邊境糾紛問題,與亞洲各國和睦相處,不是負責任嗎?中國積極斡旋朝核問題,防止爆發嚴重的核危機,不是負責任嗎?中國堅決反對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參與打擊恐怖主義的行動,不是負責任嗎?

  布什總統今次訪華,與中國領導人的接觸是非常成功和十分有成效的。但雙方在中美關係、經貿合作、台灣問題、朝核問題、防治禽流感問題等等都作了坦誠溝通,各自表述了意見,在某些方面也達成了共識。事實説明,中美通過對話是能夠解決問題的。這更加證明,中國是負責任的國家。

  中國對美國一直很尊重,沒有任何威脅美國安全的行動,一直希望與美國和睦相處,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長期以來,不管美國鷹派如何挑弄,中國都能以靜制動。中國早已表現出令美國難於挑剔責任感以及負責任的形象。所以,美國要中國負責任,是因爲其看到了中國已經在負責任,中國有能力負責任。

  美國要中國負責任,中國不會拒絕,但有幾個問題必須解決:第一,美國首先要改變對華遏制戰略,一邊是遏制,一邊是要求負責任,這是自相矛盾的做法。第二,美國必須與中國共同提升雙邊關係,使雙方能夠達到高度的互信。第三,中美之間必須加強對話,逐步解決阻礙兩國關係發展的對台軍售等等問題。

  此外,還要看美國是配多少股給中國,是要中國持1%的股,負30%的責任,還是要中國持0.01的股,負百分之百的責任。問題還在於,美國是否要中國持自己的股,負美國的責任。如果美國一味地要求中國成爲美國獨佔的一股獨大的私人公司的小小股東,只能付賬,沒有權利,這樣的股,中國如何能要?這樣的責任,中國不可能負!  


    相關專題: 布什訪華 期待有實質成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