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中美關係發展趨向平淡、務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11-21 09:40:34  


  中評社香港11月21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社論分析,美國總統布什匆匆訪華四十小時,分別會晤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表面看來沒有甚麼重大突破,實際上則顯示中美關係已從「中國熱」和「中國威脅論」的兩極,進入較平淡務實的階段。

  社論指,布什今次訪華,正值其民望因伊拉克問題和種種醜聞而跌至低點,他在日本讚賞台灣民主進程,在北京參加主日崇拜,向胡錦濤建議邀請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訪問,種種都有助提升自己在美國人心中的人權捍?者形象。

  據中方官員指出,有關人權問題只佔去雙方會談很少時間。社論認為,由此可見,布什在完成這「指定動作」後,中美雙方要談的事多得很。從兩國領導人早上會晤後見記者透露的立場,由貿易平衡、人民幣到知識產權,由台灣問題到禽流感,聯合國改革、北韓核武到恐怖主義,由能源開發到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等等,可見關乎雙方以至普世利益的議題甚多甚廣。

  胡錦濤會後形容會談友好坦誠,顯示儘管對一些議題表達了不同的立場,但並沒有「翻臉」,布什下午還去騎單車,可見氣氛不壞。中國幾家航空公司又正式簽約向美國波音公司訂購價值逾三百億港元的七十架飛機,作為幫助布什改善美國貿易赤字的一點心意。

  社論續稱,中國二十多年前開放改革,在歐美掀起了「中國熱」。到近年改革展示驚人威力,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之一,並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角色日益吃重,歐美又出現了「中國威脅論」。布什上任初期也把中美關係的定性由「戰略夥伴」改為「競爭對手」,外交上展開圍堵中國的戰略,經濟上則高調施壓要中國開放市場、令人民幣升值、降低對美貿易盈餘。

  中國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崛起,已是難以改變的事實。胡錦濤早前訪問歐洲時強調中國堅持「和平的發展」,今次更向布什加上「開放的發展」和「合作的發展」的定性,並且表示會建設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及提高人權水平。社論總結,今次布什之行,顯示美國願意以謹慎而正面的心態來看待中國發展,進行務實的合作交往,這對中美關係和全球穩定都有好處。


    相關專題: 布什訪華 期待有實質成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