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歐美經濟危機 強化亞洲貨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6 13:53:10  


  中評社香港8月16日電/在最近的市場動蕩中,亞洲新興市場貨幣撐了過來,一些人不禁認為,在投資者對美元和歐元的信心受損後,一個新的安全避風港即將形成。
  
  聯合早報報道,過去兩周股市暴跌之際,美元兌那些被視為高風險的亞洲貨幣大幅升值的常規模式並沒有出現。相反的,以往在股市拋售期間急劇走軟的貨幣幾乎紋絲未動,如泰銖、令吉和印度尼西亞盾。自本月初以來,擁有AAA評級的新元兌美元已累計升值1%。

  《華爾街日報》報道,提振投資者對亞洲貨幣信心的是,中國上周出人意料地允許受到嚴格控制的人民幣以多年來最快速度升值的舉措。

  中國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升值0.8%,以大部分標準來看升值幅度並不大,但對中國來說已經相當大了,特別是考慮到人民幣大幅升值是發生在市場動蕩的一周。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Merrill Lynch)駐香港外匯策略師辛哈(Adarsh Sinha)說:“人們開始談論亞洲貨幣作為一個潛在的安全避風港;中國的舉措會產生很大影響,因為它會影響投資者對其他亞洲貨幣的情緒。”

  尋求投資亞洲貨幣的投資者一直是該地區債務的積極買家,美國聯邦儲備局上周發出未來兩年將繼續保持美國近零利率政策的信號,使亞洲新興市場相對較高的利率變得更有吸引力。

  資金留守的原因

  據德意志銀行(Deut- sche Bank)的數據,今年至7月,外國購買亞洲五個主要市場本幣債務的規模達到了530億美元,而去年全年為660億美元。

  說服投資者將資金留在亞洲貨幣的主要原因,是本區域的政府和公司擁有相對較健康的資產負債狀況,根本的增長引擎比歐洲和美國等成熟經濟體更強勁。

  此外,亞洲央行過去收緊信貸的力度更大,一旦發生全球經濟低迷,它們更有餘地退出這些措施來刺激本國經濟。亞洲央行還擁有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可以支撐他們的金融體系。

  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貨幣抱有信心的另一個跡象是,由基金數據分析機構EPFR Global提供、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匯編的數據表明,儘管亞洲地區股市全線大跌,上周投資者仍一直在買入新興市場本國貨幣債券基金。

  蘇格蘭皇家銀行固定收益策略師艾弗斯特西歐(Demetrios Efstathiou)指出,這些基金是本周唯一成功吸引資金流入的風險資產,共計吸引新資金1億零900萬美元。根據EPFR 的記錄,發達市場和高收益債券基金見證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資金流出量,新興市場股市則出現了有史以來第三大資金流出量。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