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毓峰。(中評社鄧木卿攝) |
中評社台中6月12日電(記者 鄧木卿)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李毓峰11日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針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他有三項觀察,一是美國已承認中國是一個崛起的新型大國;二是習近平將在馬英九剩下的3年任期內,在兩岸關係上達到某種程度進展;三是,在台灣危機處理上,中美將“共管”台灣,在台灣問題立場上,比以往更趨向一致。
李毓峰表示,美國因財政因素,已無法在全球取得主導地位,很多地方其實都得依靠中國。美國的亞太再平衡策略,一方面是針對中國崛起,一方面也是要借用中國的勢力,中國在北朝鮮、中東、伊朗和敘利亞問題上,都有其影響力。
李毓峰認為,習近平在會晤美國總統奧巴馬時,充分表現出“捨我其誰”的大國自信,表現令人激賞,習近平雖然展現出高度,並不代表就急於逼台灣談判,但也不會任由台灣問題拖延下去,所謂新功能主義(newfunctionism)中的外溢(spillover)概念,指的是將水倒入杯中,一直倒到水流出來,就是這個概念,任其自然發展,但又不能漫無目的。他認為,習近平必須在馬英九卸任前,在兩岸關係上達成某種進展,否則萬一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兩岸極可能出現交流中斷。
他說,“習奧會”嗅出有種傾向,就是“中美共管台灣”,政治學理上所謂的共管,並非共同管理,而是一旦台灣出現問題,急需進行危機處理,中美會跳出來,例如民進黨重返執政,到時中國和美國就會同時表達出看法,而且這看法是很接近。也就是說,中美兩國對於台灣問題的立場,會趨近一致而不會有岐異,會將問題控制在可掌握的範圍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