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今日社評
社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應成為美國傳聲筒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4月18日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對記者發表一番高論。她強調歐洲和中國經濟增長正因為人口老齡化、資本配置未達到最佳水平等多種因素而受到阻礙,美國表現則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她強調美國成功地將科技創新轉化為可擴展的商業活動,而歐洲在這方面十分遜色,需要下功夫釋放創新…
更多 >>
昨天論題
社評:美日菲妄言陣營對抗 中國必須警惕
  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評論員 郭至君)4月11日,美日菲三國領導人在華盛頓舉行首次三邊峰會,會後發表《美日菲聯合聲明》,但卻在南海、東海、台灣等問題上歪曲事實、顛倒黑白,污蔑中方在南海、東海等地搞“脅迫”“霸凌”,將中方海上維權行動污蔑為“灰色地帶行動”,強調《美日安保條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等適用釣魚島及南海,要求中方遵守所謂“南海仲裁案”裁決,等等。這…
更多 >>
 中國聚焦
  • 社評: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目標初步實現(2024/04/19)
  • 社評:博鰲亞洲論壇應成為亞洲國家粘合劑(2024/03/28)
  • 社評:中國吸引外資進入新階段(2024/03/27)
  • 社評:中國為何能成為各國投資的目的地(2024/03/22)
  • 社評: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為何能異軍突起(2024/03/19)
  • 社評: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具多樣性(2024/03/15)
  • 社評:公共預算支出反映中國社會發展方向(2024/03/12)
  • 社評:發展新質生產力 實現六大突破(2024/03/08)
  • 社評:維護國家安全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2024/03/06)
  • 社評:香港廉政公署的歷史經驗值得學習(2024/02/23)
  • 社評:春節承載著中國人民的美好願望(2024/02/19)
  • 更多 >>  
     頭條圖片
     中美縱橫
  • 社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應成為美國傳聲筒(2024/04/25)
  • 社評:美日菲妄言陣營對抗 中國必須警惕(2024/04/24)
  • 社評:美國在多領域維護霸權不擇手段(2024/04/23)
  • 社評:“產能過剩”是西方誣陷中國的謊言(2024/04/22)
  • 社評:美信用評級未正面反映中國財政政策(2024/04/16)
  • 社評:巴以突衝導致東南亞對美看法發生變化(2024/04/15)
  • 社評:西方的貿易合作不應針對第三方(2024/04/12)
  • 社評:美方應以積極務實態度減少貿易壁壘(2024/04/11)
  • 社評:美在太平洋西海岸遏制中國的企圖必敗(2024/04/10)
  • 社評:美不要低估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2024/04/09)
  • 更多 >>  
     兩岸動向
  • 社評:馬英九深圳行這一點爲何惹火綠營?(2024/04/03)
  • 社評:從兩會看大陸對台總體方略“鐵三角”(2024/03/14)
  • 社評:邱國正喊危機真正講給誰聽?(2024/03/10)
  • 社評:寧可賠上兩岸關係 蔡賴都在想什麼?(2024/02/29)
  • 社評:2·14惡性事件凸顯廈金融合緊迫性(2024/02/28)
  • 社評:主流民意推動台灣撥亂反正第一步(2024/01/24)
  • 社評:美方在選前出手 擔心台海變戰場(2024/01/12)
  • 社評:藍白不合 民眾黨必然陷泡沫化危機(2023/11/22)
  • 社評:兩岸融合發展機遇期的香港視角(2023/11/17)
  • 社評:柯侯沒有讓人失望 更需戒備綠營對策(2023/11/16)
  • 更多 >>  
     中日態勢
  • 社評:日本排放核污水 違反人權失信國際(2023/08/25)
  • 社評:日本貿易立國為何不靈了 (2023/03/07)
  • 社評:日本芯片產業政策不容小覷(2023/01/05)
  • 社評:日本防衛政策釋危險信號 切勿成罪人(2022/12/22)
  • 社評:新貨幣政策成為日本經濟危機的加速器(2022/10/28)
  • 社評:中日建交半世紀 溫故知新繼往開來(2022/09/29)
  • 社評:恢復邦交50周年,中日關係何去何從(2022/09/28)
  • 社評:出席北約峰會不可能增加日本安全籌碼(2022/06/28)
  • 社評:日本加強與歐洲安全合作的意圖與影響(2022/06/05)
  • 社評:安倍在台灣問題上一條黑路走到底(2021/12/18)
  • 更多 >>  
     港澳熱點
  • 社評:香港迎來一國兩制實踐的歷史新起點(2024/03/25)
  • 社評:23條已過萬重山 任何攻擊皆徒勞(2024/03/23)
  • 社評:香港區議會改革有何重要深意?(2023/05/17)
  • 社評:香港具灣區心態才能抓住由治及興機遇(2023/05/08)
  • 社評:香港外來人才置業退稅政策應先免後征(2023/01/30)
  • 社評:人大釋法再次重申香港國安法立法原意(2023/01/23)
  • 社評:恢復通關給香港由治及興注入強大力量(2023/01/09)
  • 社評:重返世界舞台 香港信心底氣十足(2022/12/07)
  • 社評:香港經濟轉型的良好契機(2022/10/22)
  • 社評:二十大報告擘畫了香港發展藍圖(2022/10/20)
  • 更多 >>  
      時政熱圖 更多>>  
     外交廣角
  • 社評:加強與德、日經濟合作有利國家權益(2024/04/18)
  • 社評:德總理訪華鞏固兩國經濟合作關係(2024/04/17)
  • 社評: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日趨緊密(2024/04/08)
  • 社評:王毅外長記者會傳遞中國外交三大力量(2024/03/08)
  • 社評:世界選舉年帶來風險 中國外貿有底氣(2024/02/22)
  • 社評:中國出席安全會議全面闡述中國主張(2024/02/20)
  • 社評:中國與周邊國家鐵路合作規模擴大(2023/12/21)
  • 社評:投資是中國與周邊國家合作的手段之一(2023/12/15)
  • 社評:中越命運共同體內涵豐富(2023/12/14)
  • 社評:中國與新加坡相互成就共同發展(2023/12/13)
  • 更多 >>  
     危機透視
  • 社評:穩定中緬邊境局勢中國有充分準備(2023/11/29)
  • 社評:警惕日本加入北約相關組織的地緣影響(2022/11/28)
  • 社評:俄烏衝突將改變世界走向(2022/08/04)
  • 社評:警愓北約將觸角伸向亞洲地區(2022/07/07)
  • 社評:巴基斯坦經濟走廊安保亟待升級(2022/06/07)
  • 社評:烏克蘭已經處在核戰爭的懸崖邊!(2022/03/26)
  • 社評:美唯恐天下不亂,歐洲戰爭陰霾在擴散(2022/02/10)
  • 社評:哈薩克斯坦動蕩經濟問題是導火索(2022/01/07)
  • 社評:印度製造邊境地區摩擦不可能得逞(2021/10/12)
  • 社評:巴以衝突升級 歷史與現實因素交錯(2021/05/14)
  • 更多 >>  
     國際觀察
  • 社評:美國總統競選的背後是資本的博弈(2024/04/01)
  • 社評:美國的拉美政策前景黯淡(2024/03/20)
  • 社評:歐洲共同安全防務機制仍將會一盤散沙(2024/02/27)
  • 社評:美國在中東的政策存在深層次矛盾(2024/02/14)
  • 社評:達沃斯論壇出現了新的挑戰者(2024/01/19)
  • 社評:美國大選是在懸崖邊進行的一場決鬥(2024/01/11)
  • 社評:中國選擇的是和平發展現代化之路(2024/01/05)
  • 社評:2023年世界政治版圖巨變(2024/01/01)
  • 社評:2024年亞太經濟將進入調整期(2023/12/28)
  • 社評:2024年美總統選舉或在混亂中進行(2023/12/26)
  • 更多 >>  
     動態探解
  • 社評:元宇宙是科技噱頭還是科技發展方向(2022/01/19)
  • 社評:人類探索宇宙的真正目的(2021/03/04)
  • 社評:中越南海問題如何才能真正和解?(2018/04/08)
  • 社評:安倍政府花大力氣建立反導系統的目的(2017/12/26)
  • 社評:從瓜達爾港看東南亞地區的戰略走向(2015/08/15)
  • 社評:新安保法案,是日本的機遇還是歧路?(2015/07/18)
  • 社評:馬航真相不明 全世界無法承受之重(2014/07/27)
  • 社評:打通克拉地峽的地緣戰略意義(2014/03/31)
  • 社評:美國量化寬鬆政策退出機制影響全球(2013/07/21)
  • 社評:近期南海爭端僵局與中國應對(2012/07/06)
  • 更多 >>  
      時政熱圖 更多>>  
     政要論語
  • 社評:中國可以平視世界 年輕一代挺起胸膛(2021/03/13)
  • 社評:習拜通話後 中美關係何去何從?(2021/02/17)
  • 社評:元首通話充分顯現中美關係的重要性(2021/02/21)
  • 社評:台灣參加WHA 胡錦濤誠意推動(2009/05/01)
  • 社評:溫家寳是打氣而非洩氣 看好香港(2009/04/14)
  • 社評:滿意度弔詭 馬英九要有改善魄力(2009/04/07)
  • 社評:經濟協議 馬與胡二人各做何想?(2009/03/05)
  • 社評:達沃斯論壇 中國給世界帶來信心(2009/02/01)
  • 社評:胡錦濤籲互信 軍方應提高透明度(2009/01/06)
  • 社評:胡六點是對台綱領文件 戰略調整(2009/01/01)
  • 更多 >>  
     人物評說
  • 社評:出席閱兵式 朴槿惠做出正確抉擇(2015/09/01)
  • 社評:大國均表支持 潘基文連任無懸念(2011/06/10)
  • 社評:救災效果不彰 菅直人再陷危局(2011/04/21)
  • 社評:蔡英文的兩岸論述走不出台獨心牢(2011/02/24)
  • 社評:蔡英文為什麼變了樣?(2010/05/27)
  • 社評:賴幸媛與大陸下棋 需合作博弈(2010/02/19)
  • 社評:國民黨政治人物應向胡志強看齊(2010/02/10)
  • 社評:鳩山施政理念 實在太大(2009/11/05)
  • 社評:陳水扁荒謬不悔改 台灣的不幸(2009/09/18)
  • 社評:馬英九絕非冷血 外媒左右輿論(2009/08/19)
  • 更多 >>  
     文化論衡
  • 社評:嚴格區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開發(2009/06/28)
  • 社評:蔡英文與陳水扁 激烈拉鋸民進黨(2009/04/10)
  • 社評:山寨文化興起與PK央視春晚省思(2009/01/30)
  • 社評:巴黎將拍賣圓明園銅獸首 國人憤慨(2008/12/03)
  • 社評:中國積極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01/29)
  • 社評:文化實力未彰顯 中國軟實力有限(2007/05/25)
  • 社評:沒必要擔心龍的形象令西方不安(2006/12/14)
  • 社評:和而不同 中國精神(2005/12/09)
  • 社評:成龍還不能退休(2005/10/07)
  • 社評:為何要重視香港迪士尼(2005/09/14)
  • 更多 >>  
     熱點回放
  • 社評:中國的太空心態(2005/10/18)
  • 社評:激怒中國是小泉的戰略手段(2005/10/21)
  • 社評:小泉對華的下一步動作是什麼?(2005/10/20)
  • 社評:解決東海氣田爭端關鍵是實事求是(2005/10/08)
  • 社評:太空,中國走向強國的挑戰之路(2005/10/12)
  • 社評:曾慶紅指出了香港的要害(2005/09/13)
  • 社評:新疆反恐決不能手軟(2005/10/04)
  • 社評:敲一敲馬英九遭槍擊假新聞的警鐘(2005/09/11)
  • 社評:消除西方對華歧見極艱難(2005/09/27)
  • 社評:“爭取拖”對民進黨有利嗎?(2005/10/11)
  •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