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重慶旱災傳因三峽工程蓄水所致 專家:無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8 11:13:46  


重慶市萬州區63歲的老農向成木望著乾裂的稻田一臉無奈。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針對目前網路上傳言,稱此次重慶特大旱災是三峽工程蓄水所致,此間有權威人士表示:“這完全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無稽之談。”
  
  《中國青年報》報道,四川省氣象局昨天向公眾介紹,四川目前的高溫乾旱,是當地自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而沿海的颱風對本地持續高溫起了重要作用。
  
  四川省氣象局認為,這次四川的高溫乾旱,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局部反映。氣候變化讓極端天氣事件更加頻繁地發生,譬如出現了連續登陸我國沿海的颱風。颱風抵住了副熱帶高壓的脊背,動彈不得的副熱帶高壓,就長期穩定地控制住川渝大部分地方。
  
  一方面,颱風阻斷了從南方過來的水汽通道,另一方面副熱帶高壓又攔截了從北方進入的冷空氣,讓四川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成了一個“氣候孤島”,以至無法產生大範圍降水,消除乾旱。
  
  四川是一個盆地,不同地區的乾旱情況也有差異。盆地西部由於與青藏高原對接,氣流上下碰撞,容易產生熱雷雨以緩解旱情,而川東、川中大多是丘陵山區,沒有山地抬升氣流,局部地區的降水不易產生,高溫乾旱情況也就更加嚴重。
  
  四川省氣象局表示,最近幾天盆地西北部地區不斷有雷陣雨天氣,但這只是局部地區的對流性降水,沒有水汽從外部補充進來。雖然降雨後氣溫略有下降,但從總體來說,高溫天氣仍是主導。就目前的情況看,本月20日之前,不會有大範圍的降雨天氣,盆地各市還將在高溫中煎熬,而乾旱也會持續。
  
  對於重慶大旱,重慶市氣象局解釋說,今年的乾旱與1959、1966、1972、1992、2001年的相似,主要是因為大氣環流異常造成的。
  
  據介紹,今年入夏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脊線位置偏北偏西,重慶受高壓系統影響,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出現持續乾旱。
  
  中高緯度環流場則表現為烏拉爾山地和東北亞區域無明顯阻塞高壓形勢,冷空氣活動比常年弱,降水天氣過程明顯偏少偏弱。
  
  另外,青藏高壓也比常年偏強,並與副熱帶高壓連接成一個強大的高壓帶,持續控制重慶市的大部分地區。同時,來自中低層孟加拉灣的水汽通道受大陸高壓阻斷,使重慶市水汽條件不充足,空氣濕度偏低,造成乾旱少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