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香港財赤隨時超1900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9 14:37:38  


唐英年(右三)昨日出席由香港工商專業聯會主辦的“香港為何要擴闊稅基”研討會。
  中評社香港9月9日電/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日為開徵商品及服務稅(GST,下稱消費稅),作出“大反擊”。他警告說,經濟周期有起有跌,下次香港經濟低迷時,財赤“分分鐘”比上次的1,900億元多,如果政府“無錢”,屆時或許要借貸度日。他引用伊索寓言,希望市民應學習螞蟻,為寒冬作好準備。 
  
  《香港經濟日報》報道,他說:“這幾天清晨已開始有點秋意。暑往寒來,冬天又快到了。在伊索寓言中,螞蟻的生活,自然比不上蟋蟀的優悠寫意;但若果明知冬天將至,而夏天的辛勞,可以換來寒冬中安穩溫暖的生活,我相信務實的香港人,都會作出適當的選擇。” 
  
  有學者指,香港人口老化應由人口政策入手,消費稅不能治本;有商界擔憂開徵消費稅,會打擊民生和社會穩定。 
  
  唐英年昨日為消費稅,展開新一輪推銷攻勢,出席由香港工商專業聯會舉辦,題為“理性把脈、實質討論—香港為何要擴闊稅基”研討會,與會者有百多名商界和專業人士。有商界質疑,現時政府沒有財赤,又坐擁3,000多億元儲備,何須搞消費稅? 
  
  唐英年反駁指,經濟周期起伏不定,香港上次經歷的經濟低迷,造成累積財赤1,900億元,下次經濟低迷時的財赤,很可能比上次大,“我估計我們(下次)的赤字,分分鐘大過上次的赤字,3,000億(儲備),沒有幾多個1,900億……如果因為沒錢,要舉債,或被迫加稅時,那是非常的嚴峻,或者借貸度日,我不想這樣。” 

  唐英年在演說中強調,現時“稅種有限,納稅人少”,面對稅基過窄的問題,將難應付三大問題: 
  
  一,人口老化。唐英年指隨長者人口增加,社會醫療和福利服務開支,都會直綫上升,今日每2位納稅人供養1長者,到了2030年,每名納稅人便要供養1.2名長者。 
  
  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他指香港愈來愈多離岸公司,資金在國際上不停流動,香港現時只按照“地域來源徵稅原則”(即只有源自香港的利潤才須在香港課稅),稅收不一定跟隨經濟增長而上升,香港“不能緊抱老皇曆不放”,有需要檢討只靠公司和個人收入為基礎的稅制。 

  三,稅基狹窄政府收入波幅大。以最近8年政府收入為例,賣地收入波幅更達到540%(見圖);面對收入不穩定,港府難作長遠的規劃,如人才培訓。 
  
  唐英年笑言,明知很多市民反對消費稅,但作為財政司司長,須居安思危,“(財政司)這份工不易打,要居安思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關焯照指出,他贊成藉開徵消費稅擴闊稅基,但政府若以人口老化為理由,似與“收入中立”的原意有出入。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認為,如政府有方法解決人口老化和醫療融資,不一定要推行消費稅,他擔心有了消費稅,政府會視為提款機,一有需要就“㩒機”。 

香港推銷消費稅三大爭辯: 

唐英年 
 1. 人口老化,醫療及福利服務開支大增 
 2. 回應全球化的挑戰: 
  A. 歐盟、新加坡等地,減稅以吸引投資和技術人才 
  B. 資本及人才流動性大增,稅收除以收入作基礎外,應考慮以消費作徵稅基礎 
 3. 稅基窄,致令政府收入不穩定,波幅大,難作長遠規劃 

學者/商界 
 1. 人口問題要由人口政策入手,增加年輕勞動力,消費稅不能治本 
 2. 政府表示,要開徵消費稅解決不斷增加的醫療、福利等支出,但又強調消費稅是“收入中立”(revenue neutral),有邏輯矛盾 
 3. 稅基闊不代表稅收多和穩定,牽動香港經濟的根本(服務和零售),對社會和民生造成不穩定 

唐英年向市民提出三大問題 
 1.現今稅基是否出現了問題,稅基是否太窄,能否應付未來需要? 
 2.消費稅是否最好的解決辦法?若否,可有其他可行的建議? 
 3.若同意考慮消費稅,具體細節應怎樣?怎樣確保低收入階層的生活水平不受影響?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