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侵蝕台灣農業?別再政治操作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8 09:09:52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台島夜話今日刊登評論文章說,臺灣的政治人物有四大特長:搞政治、講經濟、上媒體、A(貪污)鈔票。

  文章指出,特別是經濟,一提起來他們就大聲高喊“拼經濟!”但是六年多來,沒見到執政者為臺灣的經濟拼過什麼,為自己拼命撈錢的事則比比皆是。倒扁、罷免、“倒閣”、“修憲”、查弊案一幕幕地上演著,經濟早成了無人問津的冷門,特別是被壓在社會底層的臺灣農民,更沒人理。上次臺灣果農上了新聞,還是因為臺灣水果首次銷往大陸,熱了一陣子又沒了農民的消息。

  “兩岸農業論壇”17日在海南博鼇舉行根據海南省官方資料,台商在海南省創辦農業企業約460多家,投資超過3億美元,開發土地20多萬畝。臺灣與海南的地理環境極為相似,所謂的臺灣經驗,特別是在農業方面,完全可以適用在海南。台商在海南的投資創業才剛起步,如果條件優厚,海南將是台商發揮所長的理想所在。

  但是“陸委會”官員又出來“講經濟”了。副主委劉德勳表示,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議題,長期以來就受到重視,但是因為牽涉到政治,以致這個議題變得複雜。

  文章質問,但是有什麼複雜的呢?台商登陸投資辦企業,臺灣農產品行銷大陸,對岸已亮起一連串的綠燈,大開方便之門,人家歡迎我們前往做生意,又有什麼政治問題呢?劉副主委指出,兩岸只循政黨間的論壇方式進行商談交流,雖然對方採取了所謂“綠色通道”,對某些農產品給以“零關稅”待遇,但效果有限。

  劉先生談話重點是在“效果有限”,似乎還對此沾沾自喜。如果與大陸農業交流效果不大,農民獲利不高又喜從何來?難道讓農民受窮就是“陸委會”存在的目的嗎?因為自己不作為,才由政黨出面商談農業交流,迄今有了不少成果,“陸委會”不自覺慚愧反而拿“效果有限”當成功勞。

  劉副主委說,中國大陸對東南亞各國農產品輸入,也有零關稅、綠色通道的優惠,而且比對臺灣多,一切並非為臺灣而做的。這是在刻意誤導臺灣農民。他還警告大眾,大陸對臺灣農業的策略,是引進、吸納、超越。兩岸農業從過去的互補互惠,演變為現在的競爭,未來可能是替代、侵蝕臺灣農業。

  文章指出,劉先生的論調了無新意,他只重彈了一遍扁政權的老調。零關稅及綠色通道是通過民間及政黨間的交流,才為臺灣農產品提供的方便,沒人說過這是給臺灣農產品設定的獨一無二的專用優惠制度。“陸委會”的說法反映了扁當局的“妒婦心態”。兩岸農業交流將替代臺灣農業的論調恐怕也嚇不倒人。臺灣多年來以出口貿易為經濟命脈,和任何貿易夥伴往來,都有被對方偷學、仿冒、搶走生意的危險,本身不求上進,很快就會被別人取代。祖傳秘方可以吃幾輩子的傳說已成了神話,臺灣人不怕競爭,歡迎對手的挑戰。

  劉副主委有關農業論壇的講話,當然最終要回到“臺灣在國際上受到大陸打壓”這個老結論。他舉出在世貿會議上,因臺灣是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之名參加的,檔上都用TPKM而不用TAIWAN,連臺灣香蕉也冠之以TPKM香蕉。何其委屈,悲情無限!但是,會議文件上寫TPKM,會影響臺灣香蕉的海外銷路嗎?劉先生最後說:“臺灣只要一個以市場機制為常態的農業,不需要任何政治操作。”

  說的太對了,對岸出現了廣大的市場,“陸委會”為何還要以政治操作來阻撓常態性的農業發展呢?幸好台商是靈活的創業者,機智敏捷,耐苦耐勞,應付“陸委會”等官僚的干擾不在話下。臺灣數十年來有今天的經濟成就,台商居功厥偉。  


    相關專題: 兩岸農業論壇 推進合作雙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