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奧運低谷效應?北京專家:經濟趨穩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8 10:06:18  


北京奧運主會場,俗稱“鳥巢”體育館。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舉世矚目的2008奧運會將為北京迎來16天的輝煌。然而,當奧運會曲終人散後,納稅人和投資者的錢能否收回?奧運場館設施是否閒置?北京經濟增長速度會否下降?地產、金融、物流各行業將如何發展?這都是後奧運時期主辦城市所不可迴避的問題。北京有關專家認為,因房地產、旅遊、體育產業需求強勁,潛力巨大,北京後奧運經濟趨勢穩定,可以避免“低谷效應”。 

  據文匯報報道,在上月結束的“2006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中,“歐元之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提醒中國警惕奧運經濟泡沫,預防亞特蘭大和悉尼奧運會後出現的經濟疲軟。有關專家學者經過研究對北京後奧運經濟的走勢,提出倍受關注的預測。 

  據了解,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員會屬下機構,北京市宏觀經濟學會與北京世紀未來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組織有關專家學者,經過大量調研和分析,編著成《北京後奧運經濟》一書。該書對北京市體育場館、房地產和相關服務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需求提出前瞻預測。 

  低谷效應 絕非定律 

  書中闡述,“奧運低谷效應”並非定律。經驗表明,一些市場化運作程度高的主辦城市,比賽前後經濟波動不明顯。這些城市往往具有比較發達的經濟基礎,市場機制相對完善,因此奧運會的申辦、籌辦和舉辦過程大部分由運營商來操作。如美國歷屆奧運會主辦城市洛杉磯、鹽湖城和亞特蘭大,基本上均由企業為主籌辦,“後奧運低谷效應”不明顯。 

  與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美國城市不同,大多數國家期望憑借奧運會來吸引國際社會的注意力,藉以提升自身的國際地位,因此奧運會帶有某種政治色彩,使用非商業手段,“好大喜功”在所難免,因此奧運會場館建設多“大手筆”,導致賽前“燒錢”、賽後“低谷”的現象。雅典奧運後總開支嚴重失控,總支出80億歐元(約780億港元),超出預算約18億歐元(約175億港元),這使希臘政府陷入嚴重的預算赤字。 

  京城場館 供應緊張 

  房地產泡沫、場館閒置是賽後發生頻率最高的兩大風險,但並非必然現象。奧運前的需求預測和賽後利用計劃,有利的調控措施對奧運後的場館利用和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十分必要。 

  書中預測:按照當前的發展趨勢,奧運會後北京市奧運場館和設施發生閒置的概率比較小,房地產價格穩中有升,文化、體育和旅遊等相關產業都會得到長足發展。 

  悉尼奧運主賽場已雜草叢生,雅典奧運賽場除個別外幾乎無人問津。那麼北京賽後奧運場館會否一片蕭條呢?專家預測,奧運會之後,北京市體育場館的供需緊張局面將略有緩和而非供給過剩。 

  奧運會之前北京市體育場館及設施處於供給緊張狀況,而奧運新建場館面積僅僅是現有存量的2%,因此總體而言,奧運會之後北京市有能力消化新建的奧運場館及設施。 

  專家認為,按照國際體育市場消費結構變化的一般趨勢,奧運會後,居民將更加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體育消費結構也將向以健身娛樂為主的均衡性體育消費結構發展,這將對場館及設施形成更為強勁的消費需求。 

  專家預測:只要中國的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的發展勢頭,投資者對北京的經濟發展繼續保持良好的預期,奧運後房地產就不可能出現大幅下跌。 

  體育產業 勢成支柱 

  奧運後,北京市體育產業結構將得到優化升級,體育競賽表演、健身娛樂業所佔比重的增長將推動體育產業的持續發展,同時,借助奧運品牌優勢,體育用品製造業將得到發展壯大,國產國際知名品牌有望出現。奧運後體育產業增加值將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3%左右,體育產業初步成為首都文化型經濟中的支柱產業。 

  北京奧運會結束之後,旅遊接待設施的增加將促進奧後旅遊資源數量的增加,服務水平的升級,城市基礎設施和自然環境的優化將使北京旅遊業擁有前所未有的競爭優勢。專家建議,北京應積極借鑒和參考其他奧運主辦城市的旅遊推介經驗,將旅遊業從“賣景點”、“賣文化”向“賣服務”提升,增強旅遊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