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從達文西密碼尋找文明的寬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6 12:22:42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製作的驚世駭俗電影《達文西密碼》(也譯為《達芬奇密碼》),在全球甫一上映,票房就頻傳捷報,首四天便收回一億多美元的製作成本。人們在抗議、抵制和好奇、驚歎聲中湧進電影院,連帶的,三年前就雄踞暢銷書排行榜的原著小說,也以43種譯文版本征服全球好奇讀者。據說電影和書都已把《哈裏波特》比了下去。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如果說這樣一部描繪耶穌娶妻生子,以及把“聖杯”理解成懷著耶穌孩子的瑪利亞.瑪達肋納(基督教譯為“抹大拉的馬利亞”)、說“聖血”即是耶穌的後代血脈,從而顛覆了兩千年來全球基督徒正統信仰的“異端”小說和電影是多麼令人驚駭,那麼,在小說風行三年、電影一炮而紅之後,竟未引發像不久前回教先知漫畫事件那樣的流血抗議和暴動,實在便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人類文明進步。 
  
  須知,回教漫畫僅僅是傷害了回教徒的感情,而《達文西密碼》在普遍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歐美和拉丁美洲國家上映,卻是可能動搖廣大基督徒的信仰,情況嚴重得多,尤其須考慮到,電影比小說更通俗、更深入大眾。然而,梵蒂岡和多數國家的天主教和基督教會此次在抗議中不忘節制,甚至在抵制中也順勢參與這個熱門話題的討論,於是,人們除了生活中平添一點熱鬧和宗教知識,絲毫不聞腥風血雨。這個現象真是彌足珍貴,它向世人昭示的是容忍與寬待,而這正是人類始終最缺乏的高尚情操。 

  本地區以回教徒居多的國家如印尼和馬來西亞對這部電影一刀不剪批准上映,也是意義非凡,不僅沒有任何動盪,相反還引起部分回教知識份子反思自己的宗教和社會為什麼在面對同類情境的時候就不能有這樣的寬容?在印尼天主教會表現雍容大度並自信地認為這部電影不足以動搖信眾的信仰、抵制徒然製造更大的渲染後,印尼有報章發表社論給予高度讚揚。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教會團體則曾力促禁映而未成,在新加坡,最終只促使《達》片被列為16歲以上的限制級電影。

  社論說,平心而論,政府不禁映是明智的,這個世界的不同國家、不同族群已不可能彼此隔離,如果不學習並習慣於容忍與寬待,就只能讓“文明衝突”成為人類擺脫不掉的詛咒。如果每一宗教都只允許“加法”的話,最終衝突如何能免?因此,何妨視《達》片為發揮調節作用的“減法”?有加有減,於是和諧。 
  
  其實,此事帶給人類的啟示,又何止在宗教而已?在政治、社會、生活方式等等方面,何嘗不也需要學習容忍——假如還不能做到彼此欣賞的話? 
  
  越是善於容忍“異端”“異族”的社會,就越長久;越是善於容忍“異端”“異族”的文明,就越強大,也越和平。提高社會的成熟度、提高文明的水準,這過程是需要學習、也可以學習的。18年前的電影《基督的最後誘惑》,就曾在西方掀起抗議浪潮;幾年前本地電視劇僅僅因為出現“和尚”言行不合出家人的修行,也曾引起部分觀眾憤慨,喧騰一時。類似例子,不勝枚舉。然而,宗教的聖潔和力量假如必須訴諸人類的憤怒和暴力才能體現,則宗教也就不那麼偉大了。 
  
  容忍當然並不等於可以隨意褻瀆。讓電影廣告中的耶穌畫像在地上任人踐踏,是應該避免的疏失,但是,“不同意見”的認定必須絕對從寬,“褻瀆”的認定必須絕對從嚴。如果標準訂顛倒了,則不同意見都成了褻瀆,容忍也就永遠高不可及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