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瑋:台灣政局變化關鍵在深揭弊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7 11:04:50  


  中評社香港6月27日電/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亞太所所長蔡瑋在即將出版的《中國評論》7月號撰文,透視台灣政局發展。

  文章認爲,台灣政局目前一夕數變。從好的一面看,台灣民眾正在看到歷史的變化,有些人甚至參與寫歷史的過程。台灣的民主雖然問題重重,但是如果能夠順利走完全程,說不定可以進一步得到發展,而且還能對其他的國家、地區發生示範作用;但若從壞的一面來看,台灣的民主發展已經異化、扭曲到了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步,貪污腐敗,違法亂紀,敗德無行到此程度,居然還能有人眛著良心,曲以枉法,成功地轉移焦點,逃過法律的制裁、良心的譴責、政治的責任。

  台灣最近的政治風暴,始起台灣媒体的揭弊。台灣政局演變至此,陳水扁及民進黨政府難辭其咎。就遠因來說,民進黨的意識形態、刻意操弄族群問題、製造南北差異、激化社會對立、扭曲是非價值標準;近因則是,陳水扁政府統治的正當性與道德基礎蕩然無存。

  必須強調的是,反對黨對目前的台灣政局變化其實並無太大的貢獻與建樹。反對黨面臨強大民意壓力和指責,認為彼等拿不出一個具体的辦法,而馬英九只想坐享其成,等待時機成熟、水到渠成,二00八總統大位自然落其掌中,在此情況下,反對黨當前的態度已由消極的靜觀其變,轉為積極的的適度掌握主動,希望提供領導方向。

  對於陳水扁此次可能性極大的再度脫身,文章認爲,台灣的反對黨並非不曾預見此結果,但其目的恐怕是要拉長戰線、凸顯民進黨的無恥惡行,讓民意沸騰,未來發展還有待觀察。台灣政局進入戰國時期已可確定。台灣社會已經被激化到了相當的對立程度,星火燎原的可能也不能完全排除。

  至於中、美對台灣政局發展的可能態度,文章指出,中、美雙方對於陳水扁能否有效統治,會否去職固然關切,但公開不會有重要的表態。未來,大家大概也只有讓事態依照其自然的發展規律走完全程,讓法律的歸法律,政治的歸政治,這恐怕對大家都是一個比較理性的做法。

  各界對於泛藍的鬥爭能力與技巧及決心並不看好,、加之中、美對呂秀蓮有更大的憂慮,認為萬一陳水扁下台由其接任,其言行舉止將會更不可預測,兩岸關係可能更是波折不斷,在兩害相權取其輕及更高國家利益的考量之下,中、美可能寧可讓跛腳,但更不可能惹事生非的陳水扁留任,也遠比讓呂秀蓮接任來得更好。

  文章最後指出,今天陳水扁所面對的其實已經不是單純的自省、認錯、分權、讓權問題,他的作為只是要轉移焦點,保存有生戰力,徐圖再起,俟機反撲,但如果弊案最後直指陳水扁本人及第一家庭,那時根本就是他能否完成任期,是否必須引咎辭職的問題了。屆時,除了道德、誠信的問題之外,還有法律問題,陳水扁可以說是已經完全喪失有效統治的權威性和正當性了。在此情況下,如果他還能倖存下去,那我們一方面真要佩服他的戰鬥能力、鬥爭手法,但另一方面更要為台灣的前途感到悲哀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