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北韓正在測試周邊國家耐性的極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7 09:09:09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登社論說,在國際觀察家的眼中,北韓一直是令許多強權頭痛的頑童國家。所有國際間通用的遊戲規則它一向視若無睹,它也從不心甘情願的進入任何強權設定的框架內玩,它更會三不五時做些激烈的試探,讓所有國家嚇一跳,但也從不會把局面弄到無法收拾。北韓前天凌晨對著日本海連續試射飛彈的舉動,正是這種新一波的試探,所有相關的周邊國家都被激怒了,而且認定它就是在挑釁了,但信不信,最後結論恐怕依舊是:外交解決! 
    
  社論說,純就軍事戰略的角度論,北韓這波飛彈試射的軍事效應其實不算成功。已經證實發射的七枚飛彈中,多半是短程的“飛毛腿”與中程的“蘆洞”飛彈。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在凌晨四時發射的第三枚,即“大浦洞二號”長程彈道飛彈。這是北韓近年積極開發的長程飛彈,射程約六千公里,據說可達美國阿拉斯加。如果能夠試射成功,不僅擺明直接挑戰美國主導長程武器發射禁令,也將全面改寫區域軍事均衡。一九九八年北韓所試射的“大浦洞一號”曾飛越日本上空進入太平洋,當時所引發的區域效應非常大,如果“大浦洞二號”能成功,後續效應可想而知。
    
  結果是“大浦洞二號“在發射升空四十秒即在東海上空爆炸,對於啟動反飛彈裝置全程密切監控的美國而言,此舉反倒是讓北韓在自曝其短。要知道飛彈試射牽涉到非常複雜技術與操作流程,就以長程飛彈所載的第一級燃料至少就要燃燒一到兩分鐘,但這次卻在四十秒就爆炸,這不僅意味北韓目前所掌握的關鍵技術並不完善,甚至還有專家推斷未來十年內北韓都很難掌握這個技術,這或許是美國的反應有些老神在在的原因。

  社論指出,換言之,現在需要擔心的,反而是北韓軍方若因試射失敗導致顏面受損或被檢討,想再試射一次將顏面爭回來,屆時情況肯定會更複雜。而若真走到那一步,問題怕是比現在還要難解了。 
    
  社論又指出,軍事效應之外,眾所矚目當然是國際政治效應。問題是,國際社會目前能著力的空間真的很有限。北韓試射飛彈的本意就是要挑釁,選七月四日,選發現號太空梭升空後五分鐘後發射第一枚,擺明的就是衝著美國,也同時是要周邊國家緊張、生氣,讓全球股市匯市反映個兩三天,讓原油價格漲它幾個百分點,讓大家知道它有實力讓大家日子不好過,但它又不會將局面弄到大家非對它動手不可。而只要大家不願選擇軍事制裁,其它的懲罰措施,其實還真都奈何不了北韓。
原因很簡單,如果要對它施行經濟制裁(日本已經展開了),北韓早就是習慣被經濟制裁的國家,何況它目前與全球多數經貿體系與組織根本沒接軌,糧食與日用品的人道援助也不會少,經濟制裁它根本不怕。循聯合國集體的力量加以制裁呢?至少占安理會兩席的中國與俄羅斯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這個區域畢竟不比中東,美國還是得尊重中俄在這個區域的發言位置。最後可能發現,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力勸北韓回談判桌,回到六方會談的框架中去對話。 
    
  當然北韓此舉在國際政治操作上還是會付出代價的,首先日本的態度未來可預見會更強硬,而這些年來比較會替北韓講話的中國與南韓都在此刻陷入尷尬的境地。南韓內部一向反共的“北風派”這兩天聲浪立即拉高,主張兩韓和談的陽光派也必須同聲譴責;北京的處境同樣難堪,國務院副總理胡良玉與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下周即要組團訪問平壤,北韓這個舉動讓北京的顏面很不好看,不少國際評論者已經在論斷北京對平壤的影響力越來越有限,中國當然不樂見這種論調成為定論,因而後續施壓的力道肯定會加大。 
    
  社論最後說,過去幾年,西方有關“北韓崩潰論”的預言一直不斷,它的難民政治、飢荒政治也一直受到關注,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北韓不斷巧妙的利用發展核武、飛彈試射的操作,在國際政治舞台製造驚奇,有時動作做大一點,讓許多國家緊張一陣,有時又擺笑臉姿態,上談判桌與各個大國周旋,每次都能弄到華盛頓、莫斯科、北京、東京等大國繞著它轉,光一個六方會談,談談停停就拖了好幾年,這次鬧出這個事端,談判肯定又要延後了。特別是這次的動作更大,已經逼近戰爭危機邊緣,迴旋的空間也越來越小,相關國家的耐心也快到極限。下次北韓還會更推進一步嗎?這個答案恐怕真的是不確定。 


    相關專題: 不理美日威嚇 朝鮮試射導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