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新聞時代 “新”聞壽命36小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7 16:13:44  


   中評社香港7月17日電/一項新研究將可解答報紙發行人、編輯甚至讀者長久已來的困惑:究竟新聞多久會變舊聞?根據刊登在美國物理學會期刊6月號物理評論的一篇研究“網路資訊動態”指出,在網路時代,新聞經過36個小時之後,就會變成舊聞。 更精確地說,36小時是所有讀者群中,一半的人讀過一篇文章所需要的時間。 

  據東森新聞報道,根據主持這項研究的聖母大
墨西哥百萬人遊行抗議總統選舉結果/7月16日,墨西哥總統候選人洛佩斯﹒奧夫拉多爾的支持者在首都墨西哥城的查普特佩克公園參加遊行示威。(新華社)
學物理學家巴拉巴席指出,即使在新聞取得快速的年代,這項研究應該可以給記者希望:因為過去的想法是,網路會讓新聞時限短上許多,比較可能的時限大約是2到4個小時。 

  巴拉巴席自己也對這個結果表示驚訝,因為他沒想到還有36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 

  網路新聞編輯也說,這項研究符合他們自己的實際經驗。新聞入口網站MSNBC.com的總編輯塞日摩說:“沒錯,重要新聞總是很快就會傳播,但有時候網頁中次要或最不重要的新聞不會落後那麼多,有些專題報導甚至一個多星期後還有很多人閱讀。即使這些報導已經無法上頭版或前面網頁,在整個網站中還是有很高的點閱率”。 

  Yahoo新聞總編輯巴迪也說,他的網站必須平衡許多競爭的利益,經常造訪者很容憶就因為一些舊新聞而厭煩,比較不常來的人則不會知道過去幾小時或甚至幾天內發生了甚麼事,以及編輯自己做了什麼新聞判斷。 

  巴迪說,理想的方式是追蹤你上次上網看新聞的時間是什麼時候,然後提供你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新聞。但他也說,他們網站的流量很大,因此很難根據巴拉巴席的研究進行詳盡的分析;然而,他補充說,他們的確擁有首頁頭條新聞的即時統計,“然後就會發現,點閱率在幾個小時後就隨之降低”。 

  巴拉巴席說,他的研究中主要的洞見是,“網路使用者不會整天都閱讀新聞,相反地,他們是突然上網來閱讀新聞。”因此當一條新聞對某些使用者而言已經陳舊之際,對其他可能有一陣子沒上網的人來說,就會引起他們的注意而閱讀。 

  至於這種“突然模式”也都會出現在其他領域,不論是使用電話,或是像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與達爾文,都有這種習慣。 

  這篇研究的結論是根據追蹤用戶在著名的匈牙利新聞娛樂網站origo.hu.一個月的流量所得出。巴拉巴席說,他們發現上網者上網的模式並不一致,但多半是在短時間內做了很多的點選,而在很長的時間內毫無動靜。這種模式也是為什麼某些特定的新聞不會在短時間內(幾小時候)閱讀率大幅降低的原因。 

  這項研究也對新聞網站的編輯做出具體建議,那就是即使某些文章失去了新聞價值,“促銷政策”仍會決定他們的點閱率,因為單憑搜索功能,無法讓不知道自己錯失什麼新聞的讀者找到文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