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央行再次加息 發出清晰緊縮新信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9 14:36:39  


  中評社廣州8月19日電/中國人民銀行昨天宣佈,自今天(1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款、貸款基準利率均上調0.27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長期利率上調幅度大於短期利率上調幅度。

  “本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有利於引導投資和貨幣信貸的合理增長;有利於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恰當地衡量風險;有利於維護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有利於
央行將進一步推進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市場化。
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協調發展。”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央行將進一步推進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市場化。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下限由貸款基準利率的0.9倍擴大為0.85倍,其他商業性貸款利率下限保持0.9倍不變。

  “商業銀行可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根據貸款風險狀況,在下限範圍內自主確定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水平。”央行有關負責人稱。
  
  再次加息沒有超出意料

  對於央行再次選擇在週末來臨之際打出利率之硬拳,不少人士表達出“可以理解”的觀點。這與最近以來國際投行經濟學家們幾乎一致的加息呼聲頗為接近。“這次加息並不出人意料,因為目前的投資增長這麼猛烈,信貸還沒有明顯收縮,宏觀經濟必須防止過熱。”國家商務部研究院的梅新育博士認為,從此前幾次類似調控措施出臺後的實際情況看,雖然“這次加息幅度不是很大,但主要還是向市場參與者顯示緊縮導向的政策決心”。

  “再次加息,以及增加0.27%的幅度,這些都是在我們預測的範圍內。不過,在時機上比我們之前所判斷的第四季度有所提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朱明方說,加息的主要原因是當前宏觀經濟進一步緊縮的需要,“因為僅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不足以應對當前形勢”。

  中央財經大學的賀強教授也對央行這次加息表示認同,他認為,從官方業已公佈的上半年以及7月份的投資增速、信貸增速等數據都不難看到,中國未來的宏觀調控有著很大的壓力。因而,再次採用加息這種操作相對簡單的方式,顯得尤為必要。

  人行廣州分行有關專家稱,這次加息在意料之中。他說,自從上半年經濟數據和央行公佈的貨幣執行情況公佈後,金融專家和經濟專家都認為,央行今年以來採取了多元手段,對信貸投放進行減速,特別是近期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後,經實際檢驗,其調控效果依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因此,此時採取加息這個辦法已成為必然選擇。雖然廣東7月份的貨幣投放量是降下來了,但不排除反彈的因素。因此,採取加息手段可以讓調控效果更加顯現。
  
  加息恐難達到預期效果

  據南方日報消息,對於央行在無奈之下的又一次加息之舉,今年以來一直鼓吹“加息有益論”的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發出“已經太晚了”的感歎。不過他認為,央行既然再次認定此策的功效,說明經濟調控已經走上了正道。他說,“行政手段對經濟的調控作用不會很大,今後要避免採用非經濟手段,而加息便是最好的工具。”

  “不斷加息,難以抑制投資增速過快這一難題的。”興業證券的一位分析師認為,導致今年投資快速增長主要有三大原因——外需拉動、地方政府項目紛紛上馬、房地產投資反彈——而就這三大因素來看,通過加息來抑制投資需求,效果不會很明顯。

  這位分析師還對症下藥。他認為,通過適當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來抑制外需膨脹,效果可能會更佳。“地方投資項目一般由地方政府牽頭,使得這些項目一般都享受低利率優惠,對利率上升敏感性不高,更需要通過嚴把土地閘門、控制銀行信貸投放等行政措施來調控。”他認為,房地產產業雖對利率較為敏感,但在當前房貸占城鎮居民收入相當比重情況下,加息無疑不利於消費增長。

  “我不覺得屢次三番加息的用途非常大,因為其效力在具體的實施中肯定要打折扣。由於中國有太多的投資者根本不為喪失償還能力而擔憂,太多投資商根本不操心喪失償還能力的風險,大不了開溜。類似這種沉屙未盡的市場秩序之難,已經成為央行貨幣政策難以逾越的關山。”
  
  今後會不會繼續加息?

  和上述眾位學者一樣,易憲容認為,依然不能對加息的效力寄予過高的期望。他甚至判斷說,“由於此次加息從時機上來說慢了一點,加息幅度也不大;不過加息不會就此一步到位,未來一段時期還會逐步加息。”

  “這次調整是又一個強烈的金融緊縮的信號,如果加息後,預期的效果沒有達到,接下來可能還會繼續加息。緊縮的進程可能還會持續。”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的尹中立研究員認為,“如果此次加息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那麼日後加息的頻率會低;如果此次加息仍未達到效果,今後加息的頻率會更高。但央行是否會繼續加息要根據此次政策推出的效果而定。”

  對於上述兩位專家不夠明朗的預期,素以觀點冷峻理性著稱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明確表示,“國家現在總調控的力度已經到位,甚至有點偏過。因而他反對“在行政手段不減的情況下無休止地加息”。

  宋國青說,依據當前的貨幣量供應情況看,7月份的信貸反彈、信貸增長比較多。“從整個貸款的情況看並不高,可以說合適。而且這個數字還沒有體現央行第二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效果。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我認為總的調控力度不應該再增加。”
  
  專家強烈建議取消利息稅
  
  面對最近以來國際投行經濟學家們幾乎一致的加息呼聲,華林證券的分析師劉勘的觀點始終不贊同對存款加息。在他看來,央行對人民幣存款加息是弊多利少。

  “在當前國際資本圍堵人民幣和圍獵人民幣資產的氛圍下,我們不能以實體經濟過熱為由,盲目簡單地為人民幣存款加息。”劉勘認為,如果人民幣存款加息,不但不能在短期內對過熱經濟起到預期調控作用,反而在人民幣匯率與存款利率雙升效應下,引來更多過剩流動性資金湧入銀行體系。

  他還認為,人民幣甚至可能因此受到國際資本封堵,虛擬金融市場又在加息影響下,使流入速度減緩,社會保障機制尚未完善,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加,人們儲蓄意願增強,很容易造成流動性過剩愈演愈烈,這不利於銀行業的深化改革。
  
  商務部研究院的梅新育則認為,“提高存款利率是應該的,沒必要給銀行太大存貸款息差。而且中低收入階層主要金融資產是銀行存款;高收入階層主要金融資產是其他的。”為此他強烈建議在央行此番已經宣佈提高商業銀行結構存款利率的背景下,取消利息稅。

  “如果是為了限制投資,0.27%的幅度對目前的投資回報特別是房地產行業巨大的回報來說幾乎可忽略不計。房地產行業的毛利目前高達50%。房地產商不會因為這點成本而放棄投資。”著名經濟學家韓志國也認為,如果央行加息是為了提高儲蓄不如取消利息稅。
  
  股市將面臨又一個“黑色星期一”
  
  央行再次加息,在存貸款利率的單提升,將對A股市場帶來兩個影響,一是利率上升帶來無風險資金成本的上升,因為機構資金在衡量風險收益時,往往需要一個基準的無風險收益率,而這往往又是以存款利率為基準的,也就是說,利率提升將帶來股市風險溢價的上升。二是貸款利率上升將導致上市公司盈利增長預期的下降,從而影響著A股市場的估值重心。

  更為重要的是,本次存貸款利率的提升對A股市場還有著一個特別的壓力,那就是加大各路資金對宏觀調控預期,而宏觀調控對A股市場將產生極大的估值壓力,因為宏觀調控的意圖是降低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而目前A股市場的地產、工程機械、銀行等與固定資產投資息息相關,所以,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下降,會引發一連串的反應,最終影響到各路資金對A股市場未來的預期。

  但是,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壓力並不足道,因為在今年的4月28日也有過一次加息,只不過是貸款利率的單方面,但對A股市場的影響與此次影響應差不多。當時,A股市場卻不跌反漲,由此拉開了新一輪井噴行情的序幕,所以,不能因為加息的壓力,就認為A股市場會出現大幅度的回調。

  對此,我們認為時移則勢也,當時是各路資金對A股市場大舉建倉意欲拉升,人氣旺盛,利空也當作利好炒。但反觀目前A股市場,利空就是利空,甚至在本週四僅僅因為3家企業的信息也能夠讓上證綜指低開低走收一中陰K線,這本身就說明了A股市場已疲軟不振,所以,此時略微有個利淡消息就能夠打破A股市場在本週五所形成的弱平衡格局。更何況,還是一個重磅炸彈,所以,大盤的弱平衡格局將被打破,“黑色星期一”的預期將非常強烈。

  加息重創債券市場
  
  債券對利率變動向來敏感。深圳某基金公司債券研究人員認為,此次央行加息出乎業界意料,將會對債券市場形成重創。

  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淨回籠基礎貨幣5748億元。同時,4月28日央行上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又分別於今年6月和7月兩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央行的這一系列動作,使業界預測,央行動用利率杠杆的可能性不大。同時,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壓力和美聯儲停止升息,均使市場認為央行近期加息的可能性很小。上述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是一個月前加息,將會不出市場所料,但現在突然調整是給市場突如其來的重擊。

  事實上,債券市場消除加息預期後,行情就不斷攀升。8月初起,短期債券一直成交活躍;自本周起,中長期債券行情被帶動,市場逐漸活躍。業內人士表示,這波行情將會隨著加息戛然而止。

  今年央行貨幣政策
  
  今年以來,央行出臺了一系列貨幣政策,以抑制貨幣信貸投放和投資增長過快。

  4月28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58%提高到5.85%。

  7月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8月1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8月19日起,一年期存款、貸款基準利率均上調0.27個百分點。
  
  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表
  
  項目       調整前利率(%) 調整後利率(%)

  活期存款      0.72      0.72

  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三個月       1.71      1.80

  半年        2.07      2.25

  一年        2.25      2.52

  二年        2.70      3.06

  三年        3.24      3.69

  五年        3.60      4.14

  各項貸款

  六個月       5.40      5.58

  一年        5.85      6.12

  一至三年      6.03      6.30

  三至五年      6.12      6.48

  五年以上      6.39      6.84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