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預期今明兩年全球增長率將達5%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5 16:50:20  


  中評社廣州9月15日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日發佈了其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該報告稱,今年上半年的全球經濟普遍呈現擴張態勢,大多數區域的經濟活動都達到或超過了預期。儘管預計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可能減速,石油和其他商品價格也將處於歷史高點附近,但由於中國及其它發展中經濟體的穩定增長,2006、2007年的全球經濟增長均有望分別達到5.1%、4.9%。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IMF對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將放慢的預期主要基於美聯儲、歐洲央行等為防止通貨膨脹而提高利率的影響。IMF表示,其未來預期主要取決於世界主要央行至多“溫和”地加息遏制通脹壓力。 

  對於美國經濟,IMF在報告中預計,美2006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為3.4%,而2007年的增長率則較該組織在4月的預估值降低了0.4個百分點,為2.9%。IMF認為,美國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降溫可能會打擊住宅投資和消費,影響方面包括消費者信心下降,物業套現規模縮小以及房地產和相關部門的就業減少等。另外,儘管經濟增長步伐放慢,但因生產部門的過剩產能以及勞工市場的剩餘勞動力減少,美國的通脹壓力已開始抬頭。與此同時,能源價格的上漲已開始影響其他一些領域的物價水平。 

  雖然美聯儲在8月的議息會議上維持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在5.25%不變,暫停了2004年啟動的緊縮週期。但是IMF認為,美國貨幣政策的前景目前取決於未來的經濟數據,“這些數據將會顯示經濟增長和通脹風險之間的相對表現”。該組織判斷:“鑒於牢牢控制通脹預期的重要性,美國可能依然需要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 

  IMF還稱,歐洲央行也應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以使通脹受到控制,“如果(歐)經濟一如預期擴張,中期內可能需要進一步升息以維持物價穩定”。不過,IMF仍敦促歐洲央行要謹慎行事,因為歐元區基礎通脹維持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勞動力成本也較低。如果歐洲央行在貨幣政策上操之過急,有可能大幅推高歐元匯率,從而打壓出口、投資支出,並抑制經濟增長。IMF在報告中將歐元區今年經濟增長率預估提高近0.5個百分點至2.4%,並預期其2007年經濟增長率將為2.0%。 

  IMF警告說,未來世界經濟可能受到全球貿易和金融失衡(如美國經常項目赤字規模巨大)解決不當的影響。該組織開出的藥方包括:美國增加儲蓄;歐洲和日本進行結構改革;亞洲新興經濟體提振國內需求並實行更靈活的匯率制度等。但若平穩地實現再平衡,可能隨之而來的是美元的進一步走軟和亞洲、石油出口國家貨幣的升值。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