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能源消費大國開會 欲拋穩定油價方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4 16:29:11  


  中評社廣州10月24日電/中、美、日、印、韓五國能源高層的握手,全世界矚目。

  據南方日報報道,昨日,四國能源部長彙集北京,與中國國家發改委官員共同參加“能源消費國大會”。會議將持續三天,話題直指國際石油定價權。

  與五國的要求相反,作為原油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1/3的歐佩克仍在全力以赴地應對國際油價的一路走跌。

  本月20日結束的多哈緊急會議上,歐佩克出乎意料地作出降低原油日產量120萬桶的決定,從11月1日起降低原油產量4.4%。而且從已經低於配額的實際產量減產,產量降低後只有配額的94%。

  作為占全世界石油消費總量45%的五個能源消費大國當然也不會示弱。據國家發改委參與此次會議的相關人士透露,會議中,五國將討論包括能源合作在內的穩定國際油價的各種途徑,將就穩定油價發佈五國聯合宣言,簽署雙邊或多邊合作開發協議、“團購”原油的協議,並就與歐佩克爭奪話語權展開討論。
 
  “雖然目前油價在不斷走低,但隨著需求的不斷擴大,能源合作顯得尤為重要。”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表示,作為石油消費量已占全球的50%左右的五個消費大國,為了今後的長期發展,這次的會議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令人欣慰的是,在這次的能源大國會議中,出現了一個新面孔——美國。去年1月,中、印、日、韓四國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石油峰會”上,決心共同博弈中東石油力量,抵制亞洲石油溢價的時候,美國還認為責任都在中國頭上,現在卻積極參與這個石油需求集團。有關專家認為,美國已經改變態度,開始積極參與到打壓油價的隊伍中來。

  董秀成認為,作為一個高層次的能源論壇,部長們可能關注更多的是石油需求的長期問題,而不是希望在短期內通過某種協議或者手段來降低國際油價。

  一位參與此次五國會議的業內人士透露,五個消費大國一直希望聯合更多的國家向產油國們“討價還價”,或者用“團購”的方式獲得更廉價的石油。
 
  中國社科院能源專家管清友介紹說,五國會議將可能達成兩方面的協議:一是油價波動風險應對機制,包括達成雙邊或多邊的議價採購協議。之前已經有過中、日、韓聯盟,此次可能成立一個議價聯盟;

  其次,可能會達成一個運輸方案。中國石油進口運輸方式大多是遠距離、大運量,每年進口的石油約80%經過馬六甲海峽,其他亞洲國家也是如此。而全球主要的海陸石油運輸航線都被美國掌握,如果五方就石油運輸達成默契,將保護中國的石油運輸線。

  專家認為,更深入的合作同樣可能在中印、中日之間達成。此前,中印兩國聯合收購外國油田已有所斬獲。在俄羅斯輸油管道等問題上,中日曾是激烈的競爭者,但日本產經省日前卻表示,在“能源消費國大會”上,日本願意與中國通力合作,在開發節能技術、研發替代能源等方面展開合作。

  很多專家都表示,如果希望這個會議能夠立即使得國際油價走低,幾乎不可能。另外話語權的不對稱決定了五國國際能源合作的根基並非特別穩固。當然長期的利好影響不可忽略。

  國泰君安石化行業分析師侯繼雄說,影響油價的因素有很多,這雖然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但不會在短期內對國家油價造成影響。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