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紡織品成爲被仿冒對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09 06:43:25  


中國出口的中高檔紡織品已經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假冒的“中國製造”紡織品在國際上風生水起,已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中國紡織品的品牌形象。

  在中國出口的紡織品遭受歐美配額大棒之後,東南亞一些紡織企業開始嘗試新的“生財之道”,即在本國選購面料,用本國的工人進行加工,最終縫上“MADE IN CHINA”的商標以中國紡織品的名義運往美國或在本國進行銷售。中國經營報發表文章說,目前,這種典型的侵權行爲已在東南亞紡織業中愈演愈烈。

  “中國製造”被仿冒

  “在美國市場上,這種假冒‘中國製造’的産品簡直有些泛濫,”中國國際商會紡織行業商會一位高級項目經理有些痛心疾首,“假冒者不祗滿足于貼上‘中國製造’的標,還有一些中國的服裝品牌也被假冒了。”

  據悉,羊絨上衣、絲綢以及亞麻製品是被假冒最嚴重的紡織品,“假冒這些産品,一是由於中國産品在這些領域聲譽較好,另外中國給國際市場更多的印象是物美價廉,而不是單純的廉價,市場比較認可,已經有了一定的‘品牌效應’。”

  一位貿易商向記者透露:“東南亞的一些不法商人向本國消費者宣傳,印上‘MADE IN  CHINA’就成爲中國生産的産品了。這些最初級的假冒品正在東南亞市場上被有恃無恐地銷售。”

  這種假冒“中國製造”的現象幷不僅僅停留在成品服裝上。

  在2005年歐美對中國紡織品設限後,有人向浙江紡織企業老闆樓明良兜售一種産自斯里蘭卡的服裝面料。但是面料的包裝却標有“MADE IN CHINA”,價格却祗有同類國內産品價格的2/3,品質也略有差异。銷售商告訴樓明良:“中國的紡織面料在國際上聲譽很好,銷路也很好,爲了搭上這艘順風船,斯里蘭卡、緬甸、孟加拉的很多工廠都在這麽做。”

  記者獲悉,由於印度、孟加拉同樣盛産絲綢,因此該區域假冒“中國製造”的絲綢製品比較多,而越南、羅馬尼亞的工廠對仿造中國的羊絨、亞麻製品“情有獨鍾”。

  “雖然這種情况還處於萌芽階段,但是這已經對中國紡織品的形象産生了影響。”

  “李鬼”侵佔“李逵”市場

  與中國本土生産的産品相比,這些“冒牌貨”的市場優勢很明顯。

  “低廉的成本使那些假冒‘中國製造’的企業獲得了超額的利潤。”浙江紡織企業老闆樓明良透露。

  據悉,當前中國的紡織行業的每個勞動力成本已經上昇到150美元/月,而諸如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的勞動力成本不足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一半。

  此外,這些國家的原料成本也相當低廉。

  橫店集團染料化工公司外貿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05年開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染料訂單便開始激增。由於中國鼓勵出口的退稅政策,使得企業出口産品的利潤比賣給國內的高,而染料出口的價格也比賣給國內企業低。”

  雖然佔有價格優勢,但是東南亞紡織企業的産品品質幷沒有得到提高。

  “工人的勞動力成本雖然很低,但是,當地的熟練工人非常少,加工技術也不盡如人意,因此品牌不能在國際上叫響。”

  爲了賺取更高額的利潤,這些東南亞企業盜用中國商品稱號幷取得良好業績就不難理解了。
  
    法律漏洞難以清剿

  與中國紡織品在美國受限的境况相比,這些中國紡織品的“冒牌貨”走出國門却是一路通途。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私下打通海關,以本國産品的名義,出口這些假冒品。”一位精通外貿的企業經理這樣告訴記者,“印度、孟加拉、羅馬尼亞是盜用‘中國製造’最猖獗的國家,根本就不受配額出口的限制,祗在海關處稍做手脚即可。”

  而第二條路徑,便是把産品運往香港,在香港縫上“MADE IN CHINA”,這樣假冒産品便換上合法的外衣。

  “誰都無法統計出,究竟有多少假冒中國製造的産品流入國際市場,而想杜絕這種情况發生更是難上加難”。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項目經理韓佳昇認爲採用法律手段,及時控制事態的發展已經非常必要,“但是,這是新出現的一種現象,國家沒有專門機構調查國外假冒中國製造的商品。”

  而對於那些被侵權的企業,“還沒有能力出國調查取證。”

  更重要的是,“國內還沒有一家企業有調查國際上一些國家或地區假冒中國製造産品的意識,幷誤以爲祗有我們才有假冒産品。”

  但是在近日舉行的中紡圓桌商務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告訴記者:“中國紡織品正在進入到産業昇級的關鍵時期。中國紡織品幷非人們印象中的低檔品,其實中國出口的中高檔産品已經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而據一位中國紡織業的高層人士透露,紡織工業協會已經注意到了,假冒“中國製造”愈演愈烈的局面,但是尚未找到合適的解决手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