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配額分配不該由政府主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4 07:07:04  


  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政府配置資源不會是最有效的,紡織品配額浪費問題再次佐證了此結論的正確性。北京現代商報文章如是說。

  去年,本該結束的紡織品配額時代因歐盟對華紡織品的設限又重新開啓。
 
  文章稱,後配額時代的來臨讓商務部重新設計了一套新配額方案,與原本偏向于國有企業的配額方案不同的是,新配額方案採取了一種看似更加公平的方式——公開招標來確定配額分配。不過,這公平之中又有不公平,因爲拿出來公開招標的配額數量是有限的——祗佔全部配額的三成,其餘的七成仍要按照企業歷史出口數據和出口産品種類來進行分配。
 
  於是,饑飽不均的局面出現了,15%企業分得了85%的配額,吃得太撑,無法消化的企業便將這些配額作爲稀缺資源來“炒賣”,結果導致配額轉讓價格飈昇,無形中增加了缺少配額企業的成本。
 
  有例爲證,一打襪子,成本在2美元左右,國家拍賣配額價爲每打1美元,出口到美國約爲每打3.5美元,還有0.5美元可賺,而轉讓的配額價格則飈昇至3美元,出口反而要倒賠1.5美元。 

  除虛增成本外,在一些品種上,1/3的小企業分到的數量在1000件以下,遠少於一筆海外訂單的數量,導致企業無法接單而浪費配額。
 
  出口配額可以說是公共資源也可說是市場資源,因出口配額意味的是企業佔據的市場份額,其市場資源的色彩更爲濃厚。
 
  本應該是市場來調配的東西,交給政府的確勉爲其難,政府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間做出選擇。從現在的局面來看,政府顯然是傾向于將出口配額作爲公共資源,偏向于公平,照顧那些競爭力弱的國企。
 
  但基於配額的市場色彩,政府在配額分配問題上更應該體現效率優先。如果仍要兼顧公平,配額不適合全部做市場招標的話,那麽將分配的配額减至三成,市場招標增至七成是否更爲合理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