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聯手競購油田 又令美國頭疼不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7 10:30:38  


  中評社香港8月17日電/印度當地報紙《金融快報》14日披露,中印兩國石油巨頭中石化和ONGC合力花約8億美元將哥倫比亞OMIMEX DE COLUMBIA公司的50%股份收入囊中。這家公司在哥倫比亞擁有石油和天然氣資產。 

  中印長期被視為21世紀最重要的競爭對手。兩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造成雙方在能源需求上有著同樣的饑渴,並曾在國際能源資產爭奪戰中多次交鋒。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兩國公司選擇這次“化敵為友”呢? 

  中國:單獨出擊恐遭美強力抵制 

  中國經濟網發表評論文章說,近年來,因為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動作以及軍事力量逐漸引起關注,中國一直被美國視為巨大威脅。美國安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弗蘭克-加夫尼在眾議院國際委員會的證詞中指出,中國能源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已構成對美國能源安全的威脅和挑戰,美國與中國爭奪能源的競爭會更加激烈。美國總統布希去年8月8日簽署的《2005年國家能源法》有一項專門針對中國的附帶條款,該條款要求美國能源部、國土安全部、國防部等跨部門進行協調,評估中國能源消費行為對美國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受此影響,中國不得不因為石油問題而更多地捲入國際商業政治之中。 

  中海油競購優尼科的失敗就反映了美國對中國在海外爭奪石油的擔憂。收購本是簡單的商業行為,卻在一開始就被蒙上了政治色彩。美國國會和部分議員所宣稱的所謂中海油收購“威脅美國能源安全”純屬藉口。美國准許日本的帝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開採原油,而帝國石油公司在海外也擁有眾多資產,這些海外資產顯然是沒威脅到美國安全的。 

  文章說,此外,哥倫比亞地處拉丁美洲,這裏一向被視為美國的“後院”。近年來,俄羅斯開始在這裏頻頻活動進行滲透,而玻利維亞也與古、委一起簽署三國經濟一體化協定形成反美“鐵三角”,這些都令美國坐立不安。查韋斯曾宣稱,只要美國對其稍動手腳,他就會將每天送往墨西哥灣煉油廠的石油產品轉送到中國或印度。在這種敏感的局勢下,中國公司若單獨對哥倫比亞石油公司收購,勢必會遭到美國的強烈抵制,引發中美間再次激烈爭奪。 

  印度:實力不足難“獨當一面” 

  文章指出,過小的規模使印度的石油公司在海外的大型項目中顯得底氣不足。在收購安哥拉、尼日利亞、哈薩克斯坦和厄瓜多爾等國油田的競爭中,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已經輸給了中國競爭對手。 

  根據路透社的資料,印度12個國有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上個財年的淨利潤為53億美元。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子公司的上市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就達到了54.7億美元。去年,印度石油部長表示,他希望對幾個國有石油公司進行整合,從而締造一個有全球競爭力的大型石油公司。 

  一位長期研究亞洲油氣行業的人士還表示:“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在拉美沒有業務,因此,有中石化作為合作夥伴,將風險減少一半,他可能會非常高興。” 

  再看美“攜印製華”一廂情願

  文章說,事實上,這次合作並不是中印第一次聯手海外競購。在2005年12月,印度ONGC這家國有石油商和中國頭號石油巨擘中石油首次聯手競標,以5.73億美元從加拿大石油公司購得其在敘利亞油田37%的股權,開創了中印能源合作的先河。今年年初,中印兩國還簽署了包括分享資訊等在內的五項能源合作協議。 

  而美國和中國的能源爭奪卻在不斷升級。為擺脫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實現石油進口地域的多元化,美國近些年來也加速海外找油的步伐。為制衡中國在拉美、非洲等地不斷加強的影響力,美國非常看重印度在南亞地區地緣戰略的重要性,試圖利用印度對中國的戒備之心、印度綜合實力的提高來搞所謂的平衡。 

  文章表示,但美國蘭德公司的南亞問題專家羅麗娜博士認為,美國要想“攜印製華”只是一廂情願。“印度雖然想同美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包括軍事關係,但印度不可能為了對沖中國影響,而同美國結成同盟。印度將會非常不情願為了美國而捲入同中國的衝突。中印兩個毗鄰大國的關係緊張不符合印度的利益。” 

  一位專業人士表示:“最近的這筆交易進一步證明,中印兩國對待合作非常認真。雙方正處於建立信任期的階段,如果進展順利,雙方聯合進行的交易數量將對全球能源交易產生重要影響。”
 
  這樣看來,中印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攜手能源合作,恐怕又成了美國的一塊“心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