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哪個政黨能成功完成整合,就是最後贏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27 09:30:58  


  中評社香港2月27日電/就算尚未完全表態,此刻全台民眾應都已心知肚明,藍綠陣營內部究竟會是那些人想競逐二○○八了。沒有驚訝,也沒有意外,綠營還是檯面上那四大天王,藍營也是再度重演王馬對決的戲碼,過完這個春節長假,除了眾多“立委”要拚黨內提名外,政治新聞大概就是成天繞著這幾個天王繞,再加上陳水扁與連戰肯定會介入攪和,要不熱鬧恐怕也很難。

  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而也就是因為綠陣營內部都面臨多人角逐的局面,誰能最後出線固然令人矚目,但哪個政黨能夠成熟地處理這個局面,成功地完成整合,那個政黨或許就能提前成為贏家。

  “總統”選舉的邏輯很簡單,就是勝者全拿,也是全有與全無,一次選舉的結果可能塑造一個全新的時代,也可能同步終結一整個政治世代,這種殘酷的邏輯,讓所有角逐者都不可能以平常心加以看待。試想,如果距離權力階梯的頂峰就差一步,那些被稱為“天王”的政治人物們難道會不想一試身手?難道會認為自己一定做得比別人差?只不過,現在的重點其實並不在表不表態,也不在誰能最後出線,而是在當內部競爭大勢底定後,所有參與角逐卻敗下陣來的輸家,願不願意坦然接受最終的結果? 
  
  社論指出,不要小看這個環節,一個政黨內部的民主競爭機制能否建立,能否通過這個考驗或許才是關鍵,一個內部競爭結果出爐後隨即恢復團結的政黨,將會是一個黨內民主運作愈來愈順暢的政黨;相對的一個競爭結果一出爐就立即分崩離析的政黨,勢必將隨著時代推移而被淘汰。 
  
  所有實施總統直選的國家,某種程度上都會面臨這個挑戰。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實施開放初選制的成功經驗,不論黨內初選過程中的廝殺有多激烈,也從不曾撼動民主與共和兩黨的長期的穩定與存續,更從未聽聞哪個政客因為不服初選結果而執意參選的;但我們同時也會看到韓國與菲律賓所呈現的另一種經驗,政黨的存續永遠隨著特定政治領袖的權勢升降而起落,政黨內部整合不成,說分裂就分裂,選一次總統,政黨就隨即重組一次,一個新當選的總統可以頃刻間就成立一個新黨,而一個在競爭場域落敗出局的領袖,其所屬政黨也可能旦夕間就星散瓦解。

  社論指出,台灣的經驗也很有趣,一方面兩個主流大黨都是剛性政黨,相對的兩個小黨卻又都是以個人的領袖魅力在領導,這意味有志於大位者必須以先取得大黨的政治背書為前提,但黨內競爭的輸家也永遠存有“另立門戶”的誘惑。這亦是為何一九九六年與二○○○年的“總統”大選都出現有四組人參選,其中的兩組可說都是從原有的兩黨裂分出來的,其中宋楚瑜若非遇到興票案,對當時的兩大黨還曾造成相當的威脅。然而純就結果論,這種裂分往往就是便宜了對手,因而二○○四年又回歸到兩黨對抗的基本面,但這也並不意味同樣的模式會再在二○○八重演。 
  
  社論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變數是,今年的“立委”改選採將取新選制,有一半的現任“立委”確定會被刷掉,因而肯定會有不少自認有當選實力卻在黨內初選中落敗的“立委”,依舊執意參選到底,而同樣的在“總統”黨內初選落敗的任何一位天王,很有可能就會糾結這股勢力串成另一股力量,就算屆時不能贏得“總統”大位,也很可能擁有左右最後選局的能耐。因而剩下的最後一個問題即是:這股“另立門戶”的力量,會出現在哪一個陣營?

  社論表示,也許不能預言,屆時那個陣營會出現裂分的局面,但絕對可以預言,那個陣營擋不住自身陷入分裂,就等於提前宣告出局。相對的不論黨內競爭的過程如何激烈,最終依舊可以整合出一組人選的陣營,當然就會在全台的選局中占盡上風。這個道理其實相當淺顯易懂,但多數時候在政治鬥場中就是很難做到。可想而知,既然所有天王都沒有缺席,接下來這幾個月的演變會是相當關鍵的考驗,我們將觀察兩大政黨如何應付這個局面!而最終能夠成功渡過這個考驗的政黨,或將會是主導台灣未來命運的政黨。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