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中時:李登輝的策略是正確的,還會有後續動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9 10:16:09  


  中評社香港2月9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登社論說,李登輝最近的言論頗受注目,有些人解讀為“台獨教父”大轉向。其實,李登輝的兩岸理念並沒有改變,而是在政治市場的定位與行銷上作調整。他固然有個人的謀略考量,可是策略的修正方向,卻還是值得朝野政治人物思考。

  要正確判讀李登輝的動作,必須能分辨哪些是真訊息、那些又是假訊息。“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必再追求獨立”這種話,他說過很多很多次,這次受訪只是重申而已。他的確從來沒自稱過“台獨教父”,也不曾主張過激進的台獨路線。至於訪問大陸、走走孔子周遊列國的路線,也只是隨口說說,不是他真正要放出的訊息。

  社論質疑,李登輝真正要傳達的訊息是什麼?他選擇的不是綠色媒體、訪問時使用國語而非台語,顯示他的訴求對象不是深綠基本盤。他採取比較務實溫和的兩岸主張,否認自己是台獨教父,譴責藍綠拿台獨這個“假議題”操弄選民,主張拋棄統獨對立,做好民生施政,讓台灣經濟能有活水進來,都顯示他正在重新包裝自己,試圖開發一個新的市場路線。就策略而言,這是正確的。

  社論指出,首先,今年“立委”實施新選制,小選區將嚴重不利於激進的台聯,恐怕一席區域“立委“都選不上。其次,因為“立委”減半,民進黨和國民黨都將有一票人搶不到提名,其中不乏被劣幣驅逐的良幣。而整個大環境是,這些年來,無休無止的藍綠惡鬥讓台灣陷入停擺,百姓受苦受難,政治人物卻視若無睹,許多民眾早已深惡痛絕,只是始終等不到能超越藍綠的政治管道替大家發聲。雖然一直有社會團體試圖突破非藍即綠的二元分割,但因為沒有夠分量的政治人物挺身支持,聲音始終遭到忽視。

  以上這些全部加起來,可以是一塊相當大的政治市場。如果真的集結成選票,即使不能在區域選舉中獲勝,至少也可以搶佔一些政黨比例代表席次。李登輝應該是看出整個社會民心的趨向,於是大膽把江河日下的台聯拆解作廢,另起爐灶,迎合民眾口味,重新開發出一個新的政治市場。他打算集結出一個新的第三勢力,如果能拿到幾席“立法院”席次,就有籌碼參與政治角力,以及在二○○八“總統”大選中發揮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