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華球:海峽論壇 爭取台灣基層群眾新場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8 09:08:31  


期待“海峽論壇”能夠發揮積極關鍵的作用,在兩岸之間扮演多元、包容、有效的角色,讓兩岸關係朝向良性、和諧、安定、穩健的新場域前進。((資料相)
  中評社台北3月28日電(作者 李華球)台灣媒體報導指出,大陸即將於五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推出四大板塊,十八場活動的“海峽論壇”。這是繼“國共論壇”以來,大陸對台推出最大型的民間交流平台。在兩岸關係進入緩和與協商的階段,推出這個“論壇”,格外具有意義。

  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表示,推出“海峽論壇”就是要與“國共論壇”區隔,以此論壇作為兩岸民間交流的大平台。今年一月底“國共第四次論壇”召開之後,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就提出未來將在“國共論壇”之外,再擴大一個民間性質的“兩岸論壇”,以廣納台灣各界人士參與交流,尤其是針對台灣基層民眾的交流互動。

  “海峽論壇”將定位為:民間性、廣泛性、社會性的“多元、包容、複式”性質的對台交流“新平台”。亦即再強化大陸貫常的“入島入戶”對台工作,將對台工作深入到台灣民間底層社會,廣泛爭取台灣人民對大陸對台工作的認同與信任。由此可見大陸對台紮根與投入之用心。

  兩岸分裂六十年來,經過多年的爭鬥與交手經驗,大陸已經體驗出兩岸交流問題,仍存在對台政策還不能全然打動台灣人民的心。儘管兩岸兩會去年以來已經開過兩次會議,也簽署了六項促進經貿方面的協議。陸客也赴台觀光,兩岸大三通等惠台措施幾乎傾巢而出,但部分台灣人民依然對大陸還是心存芥蒂,不能完全理解信任大陸的惠台工作。

  這正是目前兩岸之間仍然還未解開的一些心結,有待兩岸雙方共同努力經營,使兩岸人民的交流能夠更進一步坦誠交往,進而促進對雙方政府的支持與信任。而“海峽論壇”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架起兩岸人民溝通交往的橋樑,帶動兩岸之間的良性互動與改善交流瓶頸。

  大陸推動“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措施已經有一段時間,但迄今仍有部分台灣人民,還在觀望懷疑當中,歸根究底就出在:大陸還不能全然了解台灣人民的心,也還抓不到台灣人民的想望。這就是兩岸目前還存在的問題所在,亟待雙方共同站在人民的立場,貼近基層群眾的心湖來思考為民謀福的政策,相信一段時間之後,應該能夠獲得人民的認同與肯定。 

  大陸為了有效解決兩岸病因所在,即將推出“海峽論壇”,藉以廣泛爭取台灣民心,並透過交流的過程,逐步打入基層民間,漸次緩解台灣人民的心防,作好對台基礎工作,達成“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目標。我們樂見大陸對台工作的用心,但也要建議大陸,必須深入理解目前台灣人民,力求維持現狀的心理情緒,這是大陸方面還需加強了解的一門功課,也是促進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關鍵之處。

  進一步來說,也就是兩岸的政治體制與治理模式都不相同;面臨的內外問題也各有所異;人民之間的各種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這些都是既存的問題,也是短時間克服不了的障礙。因此,必須透過各種交流與交往,產生更多的認知與共識,順應環境的變化與時代的趨勢,找到共同可以接受的條件,再來協商最適合兩岸人民所要的方式,這應該是目前兩岸之間都應該努力的方向。而即將推動的“海峽論壇”,應該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平台,有待兩岸各界的支持和投入,始期有成。

  兩岸關係發展至此,大陸已逐漸了解台灣人民要的是什麼,也盡力推出許多惠台措施,希望能夠對台灣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大陸對台灣的關心和協助,其實大部分的台灣人民是了然於心的。最重要的是,惠台措施能不能感動台灣人民的心,這是很重要的政策推動基礎,殊值大陸深思。

  感動人心的政策,自然會獲得人心的向背。大陸近年來陸續推出的內部政策,受到大陸民眾高度的肯定和支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惠台措施也能夠讓台灣人民跟大陸人民一樣心有同感,相信對兩岸關係的促進,必然會有加分的作用。我們樂觀期待“海峽論壇”能夠發揮積極關鍵的作用,在兩岸之間扮演多元、包容、有效的角色,讓兩岸關係朝向良性、和諧、安定、穩健的新場域前進。(作者:李華球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特約研究員)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