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代表:應設計讓人可反對而不被知的表決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5 09:24:33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3月14日,刑事訴訟法修改草案以2639票贊成、160票反對、57票棄權獲得通過。在這2856位代表投票的同時,還有16位代表未按下電子表決器的按鈕。

  在所有表決事項中,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教育廳廳長羅崇敏投了1張反對票、兩張棄權票和7張贊成票。他的反對票給了財政預算報告。他可以實時看到贊成、反對、棄權和未按表決器的人數各有多少。

  電子表決器是從20世紀80年代,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議開始進入人民大會堂的,迄今已經成為兩會上司空見慣的事物。由於電子表決器的使用,如今的全國人大代表可以更加方便地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與舉手表決相比,電子表決器更符合民主的程序,更尊重參與者自主選擇的權利。因此,全國人大將其作為進步的標誌,堅持至今。

  這次開會,趙林中代表特地瞧了瞧表決器的模樣。表決器上3個按鈕的顔色是不同的:綠色表示贊成,黃色表示棄權,紅色表示反對。

  當代表的近15年裡,趙林中按下最多的是綠色,少數是紅色。不過他還記得,第一次以代表的身份坐在人民大會堂裡,按下的是黃色。

  那是人代會開幕前的預備會議,議程包括表決通過大會主席團名單。他發現名單上的姓名很多,但只需表決一次。

  “我當時想,怎麼能這樣安排?我可能同意其中的多數,但是有一個不同意,那我怎麼投?”趙林中說。

  不再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煙台大學教授王全傑,也惦記著那3個閃爍的按鈕。

  今年兩會前夕,王全傑注意到,在一些地方的人代會使用電子表決器之後,也有一些地方,仍搞“人盯人”的選舉和舉手表決、鼓掌通過,把安好的電子表決器又拆掉了。

  他告訴記者,這是一種倒退,希望全國人大能扭轉這種行為。

  從2011年開始,河南省、市、縣三級人大常委會全部引入了電子表決器。主持這件事情的是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展工。

  盧展工對其下屬形容,使用表決器雖然是人大工作邁出的一小步,卻是發揚民主邁出的一大步。

  “講民主就要充分體現代表的意願,票數多一點少一點沒有關係,票少對大家也是一種警醒,不要因為怕丟票而不願推行表決器的使用。”盧展工說。

  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政協副主席範誼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現在有些地方沿用的表決方式,“贊成的舉手,不贊成的舉手,棄權的舉手”,這樣下來,幾乎“永遠是全票贊成”。

  “在這麼大的場合下,誰敢舉起反對的手?”範誼說,眾目睽睽下,反對者會被置於一種強壓的氣場下。

  王全傑曾是煙台市政協委員。有一次,市政協表決一個有關人事的事項,只有王全傑這個坐在第四排的“異類”,在主持人念到“反對的請舉手”時,真的舉起了手。那是40多年來唯一的一張反對票。

  事後,因為擔心王全傑遭人報復,當地派警察保護了他們全家一段時間。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