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美中貿易需要雙邊框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3 06:56:30  


  有關汽車零部件的爭吵,實際上會不會是經常動蕩的美中貿易關係的良好迹象?答案是肯定的,也許還不祗是貿易關係的良好迹象。

  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查爾斯·舒默(Charles Schumer)近期訪華後正確地指出:“美中關係正以一種具有諷刺意味的方式在改善。雙方都在直接解决問題,而非粉飾問題。”

  儘管過去幾個月的爭吵言論有時很誇張,但美國向世貿申訴中國汽車零部件進口分類的做法表明,自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兩國有時候能够更好地解决貿易爭端。

  但隨著中國成爲世貿成員進入第5個年頭,兩國商貿關係仍然缺乏一個全面的雙邊架構。

  美中目前唯一存在的解决商貿爭議的論壇,是美中商貿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Commerce and Trade, JCCT),這是一個政府間磋商機制,雙方于4月11日開會,在多個關鍵貿易問題上取得了進展。

  商貿聯合委員會成立於1983年,作爲推廣商貿機會的手段。近年來,它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解决貿易問題上。委員會大致一年舉行一次會議,每次會議爲期一天,這限制了它大範圍解决美中貿易關係問題的能力。美國政府與業界需要與中國發展更經常的接觸。

  美中兩國不久將成爲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更全面的貿易框架將爲兩國設定共同的目標,幷建立更好的雙邊機制。通過這個機制,兩國可以解决它們日益複雜、涉及範圍越來越廣的貿易分歧。美國總統布什(George W. Bush)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週四在華盛頓會晤時,就有機會啓動這樣一個全面框架,爲今後多年的美中關係打下更爲穩固的基礎。

  美國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則是美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很難相信兩大經濟體之間居然沒有全面的框架提供指引。缺少框架不僅有可能破壞兩國在商貿關係上所取得的成果,還可能破壞政治關係成果。美中經濟關係顯然是政治與戰略關係的指針。

  我和中國打了20年交道,其間有10年在北京生活工作,頻繁與中國各級政府直接打交道。這段經歷表明,對於給美國企業乃至美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的實際問題,達成互惠互利的目標與成果才是取得進展的最佳途徑。長期而言,中國企業與中國經濟也將得益于此類成果。這些成果一般旨在營造一個以規則爲本的經濟體,幷引入更激烈的競爭。

  廣泛的框架將會確定雙方的商貿重點,在雙方達到各自目標的進程中呈現胡蘿蔔,而不僅僅是大棒。對美國而言,這個框架會解决在中國更好地實施知識産權保護和執法等問題,這是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會員列出的首要問題。框架還將解决美國企業在中國面臨的一系列市場准入問題,以及更大的監管透明度。

  全面框架還得解决中國的憂慮。例如,中國的一個當務之急是讓美國承認其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美國的法律明確界定了市場經濟體地位的標準,其中包括一個國家貨幣的可兌換程度。全面廣泛的框架要有一張清晰的路綫圖,說明中國怎樣才能達到這些標準,以及達到標準所需的關鍵金融改革和市場開放,可能還要指出中國要採取哪些步驟,才能加入八大工業國集團(G8),使之成爲九國集團。

  長期以來,美中企業直接以及通過各自代表參與了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等私人組織,它們爲參與起草商貿聯合委員會議程的政府官員擔任了有價值的顧問角色。在更全面的商貿框架下,企業肯定會繼續協助雙方確定討論重點,幷制定可能的解决方案。

  布什總統和胡錦濤主席有一長串緊迫的戰略問題要討論。花些時間提出解决商貿關係的框架,他們就有可能利用美中2001年來已結成的牢固商貿關係,使其成爲建設21世紀更廣泛合作關係的基礎。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作者: 傅强恩(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