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一代空中攻擊平臺:航程遠載荷高可隱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2 17:59:21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製造的的F-22A。(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0月12日電/美國空軍已經開始著手描繪下一代空中攻擊平臺的藍圖。未來美國空軍的打擊平臺將能完全發揮一架中等大小飛機的混合優勢,具備中遠航程、有效載荷較高、低可見隱形等特點。

  據《簡氏防務週刊》近日報道,由於美國空軍戰略調整,美國空軍已經開始著手描繪下一代空中攻擊平臺的藍圖。美國空軍前需求部主任史蒂芬•戈爾德費恩少將就透露說,“那將不是僅僅一種轟炸機或僅僅一種武器”,而將是一個“由各種系統組成的系統”。目前,美國空軍已經摒棄了未來系統必須是“轟炸機”的觀念,它將包括多種選擇,包括遠端無人轟炸系統、升級版轟炸機、過渡型替代機種及常規型彈道導彈。 

  根據這一基本要求,美國國防科學委員會就預測未來的美軍遠端空中打擊平臺至少需要具備以下三種能力:在惡劣的天氣情況下,遠端迅速打擊有時間要求的目標;摧毀加固或深埋目標;比目前的“戰場系統”更加可靠、精確和隱形。 

  因此,未來美國空軍的打擊平臺應該是能完全發揮一架中等大小飛機的混合優勢,使一架轟炸機同時具備戰術戰鬥用途,具備中遠航程,有效載荷能力較高,使用先進的低可見隱形技術,可以使用大量的各式武器來打擊各類目標,具備即時決策、重新計劃或自主操作能力。而在後勤支援維修設備方面,也具備最大限度的通用性。 

  根據這一藍圖,美國軍火界的兩大巨頭,也是死對頭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分別推出了自己的主打方案。 

  在下一代美軍空優戰機方案中勝出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方案是其勝選方案F/A-22的衍生型——FB-22,其主要措施是在F/A-22基礎上加長機身,以增加燃油儲量、增大武器艙容積,並採用更大的三角翼以增強中低空機動性能。 

  FB—22秉承了F/A-22的設計風格,重點強調良好的高空攻擊性能,同時在採取大三角翼的氣動佈局後中低空機動性能將有所增強,有助於低空突防。目前,FB-22的最大優勢在於其技術的成熟性。不過,其內置載荷不足被迫加大機身的措施將降低其隱身性能及整體穩定性。

  在美軍內部,對FB-22的前景看法也並不統一。美空軍參謀長約翰•詹珀在2004年初就稱FB-22為“地區轟炸機”,他認為FB-22雖可以攜帶30枚以上的小口徑炸彈,航程在1600英里左右,但這些無法滿足遠航程、大載荷的超飽和度火力打擊需要。 

  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推出的FB-23“快速戰區攻擊”打擊平臺則是以該公司的YF-23戰鬥機概念為基礎。其初步的性能參數如下:航程為2500海裏,可攜帶內部載荷4540千克,巡航速度1.6馬赫,機組人員2名。 

  與F-22相比,YF-23更重視隱身性能以及超音速巡航性能的設計。其V字型尾翼的外形可以顯著減低垂直尾翼的雷達截面積以及紅外線尋標器從側面發現發動機噴氣的機會。同時,類似B—2的發動機艙設計也可以讓深入機身的發動機不容易被雷達或前視紅外線從前後“看到”,也可以減低機身的紅外線蹤跡。而在內部空間的安排上,FB-23的尺寸將比FB-22大,這使其更適合安裝大型的對地打擊武器。 

  此外,YF-23在超音速巡航、對地打擊需要的內載空間以及隱身性方面表現更好,這意味著在突襲打擊、大載荷火力強度、自身防衛等轟炸機要素上它將具備更突出的優勢。因此,軍事專家表示,如果FB-23可以發揮並加大這些優勢,很可能會在下一代空中攻擊平臺計劃中勝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