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漢字,走過數千年歷史仍熠熠生輝
http://www.CRNTT.com   2017-10-21 17:07:49


  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電/作為當今世界使用群體龐大、兼備審美韵味與哲理意蘊的文字———漢字,既是中華民族文明傳承的載體,也蘊含著豐富歷史信息。然而,走過3000年之久的中國文字發展,缺少完整系統的全面梳理。《中國文字發展史》的亮相,打破了這一局面。五卷本、300萬字的《中國文字發展史》,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填補了業內空白。

  叢書含《商周文字卷》《秦漢文字卷》《魏晉南北朝文字卷》《隋唐五代文字卷》《民族文字卷》,由著名文字學專家臧克和教授主編,劉志基、王元鹿、朱葆華、王平、郭瑞等多名學者歷時五年共同編撰而成,在廣泛收集材料的基礎上,採用高度量化的統計分析方法,對中國文字演變進行斷代調查和描述,系統構建中國文字發展史。

  這套叢書日前摘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並在此前揭曉的滬上出版界最高獎項“上海圖書獎”榮獲一等獎。學界評價,《中國文字發展史》 的出版,為中國語言文字標準化提供重要理論依據和材料來源,也將推動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促進古籍整理髮展,為域外漢字研究提供科學的參照,在文字學、考古學等領域都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長期以來,漢字發展史研究停留在一般文獻學水平

  學界公認,漢字經歷了漫長演變歷程而沒有中斷使用,以形表意屬性具有連續性,在周邊民族地區和國家間存在廣泛的傳播影響,這在世界各種文字體系中是獨一無二的。

  這份獨一無二,彰顯了中國漢字的獨特魅力,也為研究帶來難度與挑戰。臧克和直言,長期以來,漢字發展史研究的現狀,停留在一般文獻學水平,其討論內容也停留於簡單描述和舉例性調查,整體落後於語言學研究,也落後於其他人文基礎學科。因材料不充分、相關科際學術資源整合的困難,漢字發展研究成為文字學領域被長期擱置的課題。

  比如,對於大量文字形體,不少整理者甚至還無法準確回答它們的出現年代以及使用環境。這種狀況對於文字發展的認知、文字使用的需要、文字標準的制定,形成了顯而易見的制約。從上世紀到現在,隨著考古材料的大量公布,特別是各類文字資源庫的建成,對斷代的文字調研和描寫逐漸成為可能。《中國文字發展史》斷代各卷,正是基於窮盡性量化數據分析,科學呈現古代各個重要時期的文字發展規律,形成了一份份詳實的“漢字發展調查報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