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獻忠沉銀處水被抽幹露底 探測儀探出動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06 09:42:51


  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1月5日,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河道內一道長1.2公里的藍色圍擋裡,江底的鵝卵石露出,幾位考古人員拿著金屬探測儀試圖摸清石頭下的文物分布。

  張獻忠沉寶遺址,歷經一個月的圍堰後,水已經被抽幹,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正式啟動。這也是川內首次水下考古,使用的考古設備科技含量首屈一指。

  接下來的3個月裡,考古人員將在2000多平方米的保護區裡進行考古挖掘。“金屬探測儀已經有動靜了!”在考古現場,考古專家李飛說,這說明在該區域將有所發現。此次考古發掘,首先通過金屬探測儀確定重點發掘區域,在發掘過程中,將採用全站儀精確定位出水文物坐標,同時利用三維成像和航拍技術采集文物信息。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毛玉婷梁波李慶攝影張磊

  抽水

  連續抽水一個月 露出2000平方米“小島”

  自2013年以來,江口沉銀點文物屢遭盜竊。為防止再次出現這樣的局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彭山區文管所聯合起來,共同開展發掘保護。

  想要弄清沉船具體地點,得按照史書上的記載,再結合數次寶物出現的地點,在彭山江口劃出一個大概位置。

  遺址在水下,這對考古是一道難題,在川內,還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於是,一次次的論證會發起。

  圍堰抽幹江水,在乾燥區域上進行探方挖掘,最終成為大家的共識。省考古院院長高大倫稱,圍堰考古發掘的方式在全國都比較少見,而岷江水域彭山區段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枯水期,正是考古挖掘的好時機。

  1個月前,圍擋搭好後,10台高功率抽水機同時啟動,2000多平方米區域內的水終於抽幹了,露出一顆顆鵝卵石,形成了一個“江中小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